歐陽尊觀點:和而不同,殊途同歸—臺海兩岸的差異、隔閡及其根源

2018-06-18 06:50

? 人氣

有人說:看唐朝去日本,那裡保留了唐代的建築風格、歌舞技藝和大典禮儀;看明朝去韓國,那裡承續著明代的廟祭禮樂和官民服飾;看民國則要去台灣,那裡依舊延續著孫中山和蔣中正依據中國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所倡導的「四維」(禮義廉恥)和「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傳統的理念與民國思想不僅貫穿在政府的施政和學校的教學中,也體現在台灣的許多地名中。在臺北市區的幾條主幹道,街名從三民主義開始,分民族、民權、民生,接著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二戰結束後,台灣回歸民國,為了去除日佔痕跡,國府特意將大陸的地名以「南京」為中心並根據不同的地理方位來作為臺北許多次幹道的路名,所以,見到路名,你大概就能猜出自己的方位。譬如,長春路、四平路一定在城市的東北方,青田路、溫州路一定在東南方,寧夏路、迪化路一定在西北方。臺北的路名不僅體現了與大陸不可分割的淵源,更為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進理念做著最好的廣告。

這樣的文化氛圍陶冶了台灣純樸的民風。去台灣前,筆者對此已有所耳聞,身臨其境,方知名不虛傳。這里的男女老幼,言語和態度上個個溫情脈脈,非常貼心。排除世界各地都會發生的一般性或個別惡性案件不說,台灣的社會秩序可以說相當的井井有條。

筆者在台灣十多天,無論走到哪裡,從未見過有人大聲喧嘩、爭吵罵街、起哄架秧子、排隊夾塞兒或隨地吐痰。因此,欲知何謂良好的公民素質,我們無須看日本和韓國,在台灣就能隨處可見。

臺海兩岸的不同,也表現在彼此的稱謂中。此次我們一行雖然是長期生活在歐洲的華人,但我們的口音註定了還會被台胞當作「陸客」「陸生」來對待。交流時,大陸人習慣用「大陸」「台灣」來稱呼兩岸,而台灣人十有八九會叫大陸為「中國」,而稱自己是「台灣」。這無形中給許多「陸生們」帶來了些許的隔閡感。

台胞不經意中說出的這種稱謂真的反映了他們與大陸的心理距離嗎?還是「中國」這個概念已經被約定俗成地侷限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範圍之內了呢?

欲知台胞對兩岸的這種稱謂方式源自何處,我們只需從蔡英文擔任總統後首先點燃的「三把火」中的一把便能看出事情的原委。

2016年5月21日,也就是蔡英文正式上任後的第二天,台灣的教育部長潘文忠便宣佈近日將以行政命令廢止2014年通過的「課綱微調」。所謂「課綱微調」就是馬英九對李登輝和陳水扁當年為「去中國化」而推出的「認識台灣」教科書所作的稍稍修正,譬如,把對海峽彼岸的稱謂從「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把「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對慰安婦的描述則增加「被迫」兩字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