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對綠色能源的盲目過渡,跟不上火力發電的退場速度:美國的新能源危機

2022-08-18 08:56

? 人氣

(美聯社)

(美聯社)

美國正在努力應對近50年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這期間能源價格高企,供應受限。而這場危機之所以不能與上世紀70年代同日而語,就在於兩者的成因以及結束危機局面所需的措施都不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前這輪挑戰始於曾顛覆了美國能源界的十年平價能源期。從頁岩中提取油氣的水力壓裂技術提供了廉價的國內能源供給,與此同時,風能、太陽能這類清潔能源的價格也大大降低。汽油和石油價格下跌的同時,燃氣發電和可再生能源將成本更高——政治上也不那麼受歡迎的——煤電廠與核電廠擠到了一邊。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那個年代,能源價格便宜,供應充足。而隨著向可再生能源的盲目過渡、對油氣生產的投資減少,加之政治上的不作為以及新冠疫情和封控措施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經濟影響,這一局面畫上了句號。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全球供應又平添了新的壓力。

今年夏天,隨著需求增幅遠超新增供應,上述結果的影響在全美得以顯現。司機們給轎車和卡車加油時,油價有史以來頭一次超過了每加侖5美元(1加侖約等於3.8升)。用來給家庭和辦公室供暖的天然氣價格升至14年來的最高水平。眼下,從原油到多種石油產品,美國各種能源品的庫存水平都在下降,能源短缺局面正隱隱浮現。電網運營商已警告稱,在最熱的那段時間,為平衡供需,將以可控方式實施停電計劃。

一項擬議中的新法案近日已得到西維吉尼亞州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的關鍵支持,該提案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當前能源危機的部分成因。它能否獲得通過尚不確定——它希望帶動的新能源投資無論如何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見到成效。(注:截至發稿,美國參、眾兩院已在8月先後通過了這項氣候、醫療健康和稅收一攬子法案。)

根據該提案,美國將在氣候和能源項目上投入約3,690億美元,包括購買電動車和氫能源汽車時可享受稅收抵免。它提供了多種激勵措施來加速建設風能與太陽能發電場,以及加快打造大容量電池來儲存這些電能。此外,上述提案中還涵蓋了惠及化石燃料企業以及為核電生產提供支持的內容。提案要求美國內政部未來十年向石油企業提供數百萬英畝(1英畝約為6畝)的陸上及海上聯邦土地。

近日與曼欽達成的口頭協議還要解決另一個問題:新能源項目的工期延遲。另一項法案或許會加快環保審批程式,從而為這些項目提速。彌補老舊發電廠關閉而造成的能源缺口,正因這一延誤而充滿挑戰。

投資銀行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大宗商品市場策略全球主管巴特・梅利克(Bart Melek)說,新法規是否會給能源價格帶來上行或下行壓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法規和激勵措施的推出速度,以及哪些措施會率先推出。應對新的監管障礙時,能源企業的生產成本會很快增加,但在投資決策中將激勵措施考慮進來時,過程會比較慢。

「一旦作出改變,你就必須讓董事會和投資者相信,這是一個好主意。」梅利克說。

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政客都對眼下這場危機始料未及,這也提高了化解危機的難度。對迎來關鍵性中期選舉的美國總統拜登(Biden)來說,這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升至40年高位的通膨水平已成為美國選民日常談論的話題,而通膨率之所以如此,能源價格飆升是背後的重要推手。

從拜登入主白宮的第一周起,能源問題就充滿了政治意味,當時他阻止了Keystone XL石油管道的完工,並凍結了聯邦土地上新的油氣租約。隨著汽油價格上漲,他取消了先前的一些做法,開始重新出售聯邦土地開採租約,但開採權使用費比以往更高,提供的土地面積也比從前更少,還對油氣公司的產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儘管拜登要求增加短期產量,但他仍反對對化石燃料進行長期投資,因為這會讓美國難以實現碳減排目標。化石燃料行業的高管們說,拜登對引導投資從油氣領域轉向綠色能源的政策的支持態度無異於是向市場傳遞出一種信號:化石燃料已淪為夕陽產業;這讓他們很難進行投資。

能源價格在最近幾周有所回落,原因在於交易員押注全球經濟將步入衰退,而隨著經濟活動減少,能源使用量也會降低。最近,汽油價格已跌至每加侖不到4.30美元,原因之一在於先前的油價過高,司機們不再加那麼多油了。美國還有豐富的化石燃料儲量,而且能源處境遠比歐洲有利——隨著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減少,今年冬天歐洲出現能源短缺的概率似乎變得越來越大。

然而,能源行業高管與分析師指出,經濟衰退可能只會暫時抑制需求,長期供應問題並不會因此得到解決。據標普全球大宗商品(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2030年前的這幾年,能源需求預計會增加。

水力壓裂的盛極而衰

2020年之前,這場危機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無法想像之事,那時,為抓住美國能源價格低廉的機會,投資者不惜花費數千億美元投資新的石化設施和天然氣發電廠。水力壓裂技術的興起釋放出大量新的國內油氣供給。該技術利用水、沙和化學品的混合物,令地下頁岩形成裂縫。

據美國勞工部數據,2010-2019年間,總體消費者價格的漲幅為19%,而消費者支付的能源價格——包括來自公共服務的汽油、電力及天然氣——僅上漲了11%。換言之,能源的實際價格下跌了約7%。而這之前的上一個十年,實際能源價格上漲了41%。

據美國能源資訊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作為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美國最主要的電力來源,煤電的地位在2016年時被天然氣取代。

隨著頁岩氣的繁榮發展,美國從油氣淨進口國變成了淨出口國。在低利率的刺激下,投資者紛紛湧入水力壓裂行業,而他們的舉動也引發了一輪「井噴」:美國一舉超過沙烏地,成為全球頭號石油生產國。2010-2020年,美國的石油價格從每桶約78美元降至58美元,汽油價格也隨之下降。

Bonanza Creek Energy是最初嘗到甜頭的頁岩氣生產商之一,它從華爾街投資者手中吸引了數億美元的資金。2012-2019年間,該公司的油氣產量幾乎增長了一倍,從日均約1.2萬桶增至近2.4萬桶。但這家科羅拉多州開採商燒錢太厲害,已被迫宣布破產。

同樣的問題在整個行業屢見不鮮,許多企業利用大量現金極力開採,至於盈利能力,則鮮有顧及。事實證明,不少頁岩井的產量不及預期,但開採成本卻超過預期,據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2010-2020年間,該行業虧掉的現金比賺到的多出3,000億美元。這些損失令投資者大為不快,他們開始逃離該行業。受此影響,石油企業的借貸成本上升,預算也開始收縮。

其結果就是,無論是頁岩公司還是投資者,如今都變得謹小慎微。即便眼下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令他們獲利頗豐,但他們依然沒有生產出足夠的能源來滿足不斷上漲的需求。據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 Co.),大多數頁岩公司的預算目前仍低於疫情前的水平,從他們的支出水平來看,明年的產量可能只會增長3%。

來看看Bonanza Creek,它已於2017年脫離破產狀態。2019年,它擴大了產量,並預計2020年還會進一步增產,但疫情來襲後,它取消了增產計劃。它將計劃中的資本支出從原先的約2.25億美元下調至6,500萬美元左右,並裁掉了數十名員工。

2021年11月,該公司與一家競爭對手合併組建了新公司Civitas Resources,新公司只打算適度增產或者乾脆不增產,計劃將所有多餘的現金返還給股東,而不是投入新項目。Civitas的許多同行都採取了類似做法,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雪佛龍(Chevron Corp.)和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金融投資者為油氣公司不顧盈利地增產提供了補貼,這其實是在補貼消費者。」Civitas董事長、私募股權公司Kimmeridge Energy Management Co.聯合創始人本・戴爾(Ben Dell)說,「如今,這些投資者希望他們的資本能有回報,所以價格上漲也是常理。」據金融數據庫S&P Capital IQ,Kimmeridge持有Civitas近14%的股權。

綠色能源的局限

曾幾何時,用可再生能源和可儲存風能與太陽能的大容量電池來取代大量化石燃料工廠這件事,似乎也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按照人們的設想,若是化石燃料產量減少,這些電池便能派上用場。

由於生產效率提高,加之政府補貼增加了可再生能源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過去十年間,這些能源的價格大大降低。據美國能源資訊署,2020年,包括水力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美國僅次於天然氣的第二大發電來源。

但隨著美國電力供應吃緊,能源開發企業建造這些項目的速度很難快到可以抵消老舊工廠關閉帶來的影響,原因之一就在於供應鏈受阻。還有一個原因:將這些能源接入現有電網所需的審批時間比以往更長了。根據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這類新申請的數量去年達到近3,500項,2015年時僅為1,000項左右。目前,完成入網審批所需的技術研究通常需要三年多時間,相比之下,2015年時只要不到兩年。

去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商Recurrent Energy在加州提出了20餘項此類入網申請。對加州而言,它需要更多清潔能源來取代數家燃氣發電廠,以及一座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退役的核電廠。該公司用了七年時間才拿到審批,並在該州建造一個單獨的電池儲存項目。

「如今要辦成事,只會變得越來越難,尤其是在加州,不過每個市場都是一樣。」Recurrent Energy總裁兼總經理邁克爾・阿恩特(Michael Arndt)說。

對同樣有助於緩解能源短缺的其他項目來說,等待時間也需要好幾年,例如在不同地區間傳輸電力的高壓輸電線、天然氣管道,以及能夠生產大量清潔能源的海上風力發電場。這些項目需要經過土地和生態方面的研究論證,許多利益相關者表示,這類研究對於保護野生動物、臨近產業及其他利益都至關重要。

這種壓力在中西部地區已是顯而易見,在那裡,Midcontinent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Inc.(簡稱MISO)運營著一個橫跨多個州的區域電網。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貝爾(John Bear)說,他們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於,如何將可以按需發電的燃煤與燃氣發電廠替換成風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而後兩者的發電量會隨著天氣和一天中時間的變化而產生波動。

當電力供應趨緊時,MISO會啟動所有可用的發電機來發電,這種情形被稱為「極值發電」(MaxGen),2016年之前,這種現象十分少見。那之後,MISO經歷過40餘次「極值發電」,其中許多次都發生在夏季以外的月份,而夏季通常才是電力需求的高峰。

前不久,MISO批准了一項龐大的計劃,將建造高壓輸電線來平衡供給,不過相關項目預計要到2030年才能完工。為減緩關廠速度,一些電廠暫時還會處於待命狀態,針對這類工廠,MISO也在考慮如何更好地對它們進行補償。「過渡期間可能需要一些輔助性的鷹架,而這裏的鷹架也許就是幾家燃氣發電廠。」貝爾說。

項目延遲——加之天然氣價格上漲——也給公用事業單位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它們計劃大幅增加開支來升級陳舊的基礎設施,同時也為新的能源需求做好準備,而另一方面,它們的發電或購電成本卻在上漲。

總部位於明尼阿波利斯的公用事業單位Xcel Energy Inc.負責為西部及中西部八個州的部分地區提供服務,眼下它正在努力應對太陽能項目放緩的問題。這些項目包括與科羅拉多州太陽能電場簽署的合約,按照計劃,這些合約將於2022年底和2023年初啟動。

為確保明年夏天供應充足,Xcel正通過一家子公司制定應急預案。它計劃2022-2026年間投資260億美元,部分原因是為了修建更多的高壓輸電線,以便從新的風電場和太陽能電場輸送更多電力。

Xcel首席執行官鮑勃・弗蘭澤爾(Bob Frenzel)說,能源價格上漲給該公司及其用戶帶來了短期挑戰,但他預計隨著時間推移,能源價格將會下跌。他還說,烏克蘭戰爭、新冠疫情以及供應鏈受阻,這些因素如果不交織在一起,應對起來會容易些。

「現在這三種因素合在一起,挑戰就更大。」弗蘭澤爾說。

「沒人知道該怎麼辦」

美國政府的舉動也助長了當前這場危機。過去30年間,聯邦政府曾作出一系列決定來鼓勵競爭、降低消費者成本、向外國買家出售油氣,以及鼓勵發展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而今在能源市場陷入動蕩之際,這些決定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

美國政府先是決定放鬆對電力行業的監管,此舉最初在上世紀70年代出現能源短缺後獲得支持,而後,隨著鼓勵批發電力供應商間相互競爭的《能源政策法案》(Energy Policy Act)在1992年獲得通過,放鬆監管的勢頭更是有增無減。聯邦政府還取消了天然氣價格的上限,並推出刺激舉措讓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美各地市場站穩腳跟,希望為那些不依賴油氣的技術輔以一臂之力。

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這套新體系在全美大部分地區造就了一個七拼八湊的市場,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電力運營商,而負責大部分規劃工作的則是州一級的監管機構與電網管理人員。由於各州的碳減排目標不同,因此地區間的協調工作也變得更有難度。

2020年,美國西海岸氣溫升高後,加州地區遭遇了輪流停電,想想當初加州發生了什麼吧。先前幾年間,加州大幅降低了對燃氣發電廠的依賴,轉而使用可再生能源,這就為炎熱時期晚間出現供應緊張局面留下了隱患,因為太陽能發電量在晚上會減少。電力緊張時期,加州一向會從鄰近各州引進大量電力,但2020年熱浪來襲時,這項能力受到了限制,原因是相鄰各州也關閉了眾多電廠,能分給加州的電也就沒那麼多了。

「有太多產能過快地退出了市場,現在,所有人都在爭搶可靠的電力來源。」約翰・阿諾德(John Arnold)說,這位曾經的天然氣貿易商如今是一名億萬富豪慈善家。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Obama)、川普(Trump)及現任總統拜登都鼓勵美國出口液化天然氣。今年,隨著美國向歐洲輸送了大量液化天然氣,助其替換掉俄羅斯的供應,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但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出口正在推高美國國內的天然氣價格,因為美國消費者實際上是在與外國買家爭奪供給,而且由於出口商已簽訂了長期供應合約,因此未來數年,這類出口將使天然氣價格繼續保持在高位。

最近,美國政府已採取行動,幫助美國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例如,它擴大了對州一級高壓輸電線審批程序的干預權力,希望以此平衡各地區間的電力供需。為壓低高企的能源價格,拜登還要求沙烏地增加原油產量,並在7月親自到訪沙烏地。在記者賈邁勒・哈紹吉(Jamal Khashoggi)被殺後,拜登曾誓言要將沙烏地視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一名前監管人員說,當前的局面讓他想起了50年前的一段時期,那時,阿拉伯國家對西方實施石油禁運,加之伊朗爆發革命,這些都促使美國和歐洲對能源政策進行了反思。不過他指出,今天的形勢與當年有所不同。

「如今這場危機要比70年代嚴重得多。」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前成員、共和黨人士伯納德・麥克納米(Bernard McNamee)說,「人人都在環顧四周,似乎沒一個人知道該怎麼辦。」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