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6周年》美中海軍你來我往,分析家:三大因素導致南海局勢再升溫

2022-07-27 14:00

? 人氣

位於馬尼拉的菲律賓大學法學院海事和海洋法研究所所長巴通巴寇(Jay L. Batongbacal)表示,小馬可仕6月底才剛上任,現階段要將他貼上親中或親美的標籤還言之過早。他說,除了政治表態,新政府對南海事務尚未做出任何重大改變,其對南海主權爭端的立場未來將主導菲中關係的走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巴通巴寇告訴美國之音: 「我認為,它(南海爭端)當然不能被忽視。例如,我們知道,中國常派遣漁船、海上民兵、軍人和軍事武力,繼續施壓菲律賓。對此,他們(新政府)可能會試圖與前政府做出區隔,更好地管理爭端和廣泛的菲中關係」。

美國學者新書示警:南海不能輸

美國的態度也和此海域緊張局勢的發展息息相關。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波林(Gregory B. Poling)7月初發表新書《危險地帶:美國在南海的世紀》(On Dangerous Ground: America's Century in the South China Sea)時,對美中兩國在南海的利害衝突有多所著墨。

波林於新書發表會上指出,美國維護了兩個半世紀的國際法,中國卻絲毫不在乎。如果美國在南海場域上輸給北京,他看不出美國將如何持續其印太戰略及維護其相關利益。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在同一場對談中指出,中國正在恐嚇、騷擾南海周邊區域的國家,阻止他們取得南海的石油和漁業等資源。她說,如果美國等大國不肯挺身捍衛國際法,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印太區的發展,轉向更迎合中國的利益。

葛來儀說,自2013年以來,中國之所以能在南海擴建多座島礁並將其軍事化,正是因為美國未明確表態反對,才讓中國大開方便之門。

對於兩位西方學者的警告,位於台北、專攻國際海洋法的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宋燕輝認為,拜登政府就算近期為緩解國內通脹壓力而考慮對中國降低關稅,或準備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的同時,美國對於印太戰略也沒有鬆手。

他分析,美軍軍艦近來遠赴南海「無害通過」的次數,恰足以顯示,美中兩國在南海的角力正逐漸加大。

 

宋燕輝告訴美國之音:「你看如果是從FONO(航行自由任務),川普上台第一年只有4次,拜登第一年他是5次,目前我想,加加減減大概8次了,凸顯整個印太戰略,他所要維持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中國大陸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我們就會說,兩國不排除有擦槍走火的狀況。」

美日積極拉攏抗中,越南態度受矚目

在南海主權聲索國中,越南的態度也受到國際關注。

基於地緣政治因素和對中國的經濟依賴,越南近來十分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但也曾因南海(越南稱東海)油氣開發利益而與中國屢起紛爭。

隨著美國擴大圍堵中國,越南成為美日等國積極拉攏的對象。在此前提下,宋燕輝認為,一旦越中兩國間再度發生海上沖突,例如,中國試圖探勘位於其所主張之「九段線」西部海域的油氣田,進犯到越南的權益,越南就很可能一改先前不隨美國起舞的態度,轉而強化與美、日、澳的關係,以對中國施壓。

 

不過,位於香港的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看法不同。他認為,越南已是南海問題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沒有必要再冒險配合美國,挑釁中國。

宋忠平認為,美國想要串聯越南等東協國家來對付中國,將是徒勞一場,但他直言,美中兩國之間的「系統性競爭」已是常態。

宋忠平告訴美國之音:「這個系統性的競爭就是,要全面對中國的發展實施遏制,那麼以自由航行的名義,在中國的南沙、西沙群島肆意地進入我們12海浬,這本身就是美國對中國軍事挑釁的一部分。」

台灣學者宋燕輝說,美中兩強即將進入各自拉攏南海周邊國家的角力階段。他說,東協部長級會議等一連串國際會議將於7月底陸續登場,屆時從各國的互動中,各界將可看出各種勢力角力的端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