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高齡、青年自殺死亡逆勢增加 衛福部:疫情互動降低有不良影響

2022-07-01 08:30

? 人氣

衛福部公布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高齡族群的自殺死亡率,在連降5年後出現上升情況,15到24歲年輕族群也微升。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衛福部公布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高齡族群的自殺死亡率,在連降5年後出現上升情況,15到24歲年輕族群也微升。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自殺議題引發關注,衛福部6月30日公布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自殺死亡人數、自殺死亡率雖連4年下降,但65歲以上高齡族群的自殺死亡率,在連降5年後出現上升情況,每10萬人口死亡率來到37.6%,較前年上升3.5個百分點,除了高齡族群自殺死亡人數與死亡率增加,15到24歲年輕族群也有微升狀況。衛福部分析,主要是因為疫情的緣故,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下降、行動力受限,所以導致高齡、年輕族群有不良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衛福部30日所公布的死因統計,2021年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連續4年下降,已降至2015年水準,去年自殺死亡人數3585人,較2020年減71人。死亡率每10萬人口15.3人,下降0.2人。就自殺死亡人數年齡別觀察,25到44歲及45到64歲已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但是15到24歲年輕族群、65歲以上年⾧者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微升,因此需要多關注年輕族群及年⾧者自殺的相關問題。

20220630-110年自殺死亡人數按年齡別統計
2021年各年齡層自殺死亡人數統計。(取自衛福部)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2020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有共3656人,較2019年減少208人,減幅是5.4個百分點,死因排名第11位,與2019年相同。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受訪時表示,針對自殺防治的努力一直在做,因為環境的壓力,會造成部分族群自殺力增高,每個族群的年齡都有影響,像現在因為疫情緣故,對於高齡、年輕族群比較不利,年輕人因為跟人互動降低,對於情緒穩定、心理健康有不良影響,青少年活動量大,卻被疫情限制住活動量。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讓年輕人恢復活動,減少自殺可能

諶立中指出,老人家需求沒那麼大,但是與人的互動降低,也造成自殺率升高,主要就是因為疫情增加,所以要更強調對老人家的照顧,從安養機構、老人共餐等方向著手。青少年的部分,希望活動限制可以減低,疫苗有保護性,防疫政策慢慢走向共存,可以往和平共存的方向走,鼓勵年輕人打疫苗是重要的,讓年輕人恢復活動,就減少自殺的可能。

20210522-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假日外出民眾明顯減少,台北市西門町商圈街道冷清。(柯承惠攝)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表示,讓年輕人恢復活動,減少自殺可能。圖為全台疫情三級警戒時,台北市西門町商圈街道冷清。(資料照,柯承惠攝)

衛福部心口司在今年5月時分家,分別獨立成心理健康司和口腔健康司,強化個別業務的管理。諶立中表示,為了降低自殺率,心健司是在多年前就有訂出2大的長遠計畫,第1階段是禁止巴拉刈,經過近5年努力後,現已全面禁用。目前要努力的是高樓防跳、防墜計畫,因為台灣的高樓層越來越多,很多時候當事人容易衝動從高樓跳下去,幾乎沒活命機會,未來要跨部會努力,包括建築法規、公寓管理,像集合式住宅頂樓加裝監視器、防墜裝置等,將持續溝通協調。

在去年8月時,監委范巽綠、林郁容、紀惠容、蘇麗瓊撰寫調查報告指出,由於青少年自殺自傷通報大幅攀升,要敦促行政院整合衛生福利部、教育部與勞動部等部會自殺防治資源、全面提升全民心理健康。報告也提及,自殺目前在青少年10大死因中占第2位,僅次於意外,顯示青少年自殺問題已不容忽視,此調查案來自對年輕生命喪失的惋惜與傷痛,觸目驚心的自殺自傷成長數字,必須嚴肅檢視2019年6月《自殺防治法》通過實施以來的防治效益。

20220630-近年青少年自殺增加。 (張家銘醫生提供)
近年青少年自殺增加。(張家銘醫生提供)

4位監委指出,教育現場輔導人力不足、教育單位與社區心理衛生、醫療等資源整合不足、其中未就學、未就業青少年人口之追蹤及輔導更是重要,均有待自殺防治網絡各主管機關強化合作機制。學生自殺死亡以「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為大宗主因、「感情因素」及「學校適應」是常見因素。但自殺防治實務面臨「輔導人力不足」、「學生或家長抗拒資源介入」、「輔導老師行政負擔過重」、「家庭系統難以改變」、「輔導轉銜機制未與社政、衛政結合」等困境。

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指出,自殺企圖通報是意念,還沒有行為,這是評估狀況,與已經有行為不同,若是有想法,不論有沒有自我傷害的行為,有念頭他們就會進一步幫忙。像是各大學有心輔中心,可以直接提供協助,必須說相關問題不少、尋求協助者也不少。據張家銘所知,有許多大學的心輔中心都被預約滿,很多學校提供協助,也有人直接來診間尋求協助,各種數字近年都提升,甚至尋求外面的諮商輔導,這是好事。

民眾因疫情可能出現壓力反應,南投縣府開辦「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指出,有許多大學的心輔中心都被預約滿,很多學校提供協助,也有人直接來診間尋求協助。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南投縣政府提供)

張家銘指出,面對高關懷協助,可能一開始沒有漏接,後來還是沒有接到,因為不可能有人24小時盯在旁邊,像是治療師1周頂多1次,很多時間還是自己面對,可能住在醫院才是絕對安全,人在外面情緒一來可能就會煞不住,有些人有被提早找到,但還是會漏接一些可能個案,他們也遇到知道的個案用了很多方式協助,最終還是發生憾事。

長期擔任台大社會系副教授、民進黨立委范雲指出,社會系是強調強化學生間的連結,若社會網絡能給予支持,是完善社會安全網的一部分,包括有知心的朋友可以溝通,讓有些同學在面對焦慮、挑戰與壓力很重要,大家都希望能夠努力做更多事情,也確實看到年輕人遇到心理壓力、精神壓力越來越大,需要專業協助的人越來越多,不管是休學、退學頻率越來越高,目前專業人力不足,像是台大為例,要去跟心輔中心諮商排隊排很久,她有向教育部反應要補足人力。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信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