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前,緊盯反習派動作?經濟學人:習近平禁止黨內異議,對他不一定是好事

2022-06-07 15:09

? 人氣

2022年5月10日,習近平與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共青團成立100年的慶祝活動。(美聯社)

2022年5月10日,習近平與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共青團成立100年的慶祝活動。(美聯社)

5月中旬,中國共產黨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離退休幹部黨員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黨盡責,做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的維護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換句話說,在今年秋季登場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之前,在習近平爭取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五年任期之前,他嚴禁中共幹部與不在職黨員發表異議。

「我認為這種加強控制的手段是為即將召開的二十大做準備,」廣東一位退休官員向《南華早報》說,新規定進一步加強了黨對退休幹部的控制,近年來,退休幹部想在國外生活,還必須提出退黨申請,「我認為採取這些措施是為了防止一些退休幹部出國後,發表反對中國的言論,比如蔡霞。」

2020年,紅二代、中共黨校退休教授蔡霞因發表抨擊習近平取消任期制護等「損害國家聲譽」的言論,而被開除中共黨籍、取消退休待遇。蔡霞的發聲證明中共黨內早已醞釀「反習不反共」的聲音,2022年2月在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為習近平連任鋪路之後,匿名作者方舟與中國在中國海外發布的數萬字長文「客觀評價習近平」,更引發了中共黨內風雨欲來、派系鬥爭浮現的揣測。

習近平肯定意識到他的危險境地,加倍對抗黨內的反對聲音,但這麼做不一定對他更好。最新一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一篇文章「習近平禁止在共產黨內部發牢騷」(Xi Jinping bans grumbling inside the Communist Party)解析,習近平此舉等同於拔掉黨內抒發異議的安全閥,這些沒有管道傾瀉的異議壓力不會消失,將威脅著習近平的第三任期。

2022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習近平與李克強。(美聯社)
2022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習近平與李克強。(美聯社)

在習近平的執政下,過去鄧小平的重要發言也像異議

習近平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毛澤東之後最集權的領導人,在2012年接任黨領導職務後,除了擔任國家主席和軍隊首腦外,還通過大規模的反腐運動獲得中國群眾的關注,超過100萬官員受到懲罰,協助他鞏固在黨和軍隊中的權力;2018年,習近平大膽弄權,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為他無限期連任中國領導人鋪平了道路。

由於執著於證明中共領導的絕對可靠與優越性,習近平當前在上海和其他影響近十億中國人口的中國大都市實施新冠清零政策,引發越來越多民怨與批評。《南華早報》指出,中共最新指導方針堵住了退休黨內官員的嘴,也引起公眾批評,削弱習近平的聲望。

《經濟學人》指出,鄧小平在40年前就解釋過,為什麼過於集權發展很危險,而對習近平而言,鄧小平當年的話在今天可能就是刺耳的異議。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共統治狀況最嚴厲的批評之一來自鄧小平──1980年8月18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鄧發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