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年薪百萬網紅的代價:「我不認識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2018-04-25 19:30

? 人氣

「我不認識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在接受中國內容創業服務平台《新榜》的採訪時,木汁表示自己經常會覺得為了迎合用戶而違背本心,但是她堅持「毒雞湯當然還是要寫的」。木汁對BBC中文說,未成名時的焦急,以及成名後各種辱罵她的網絡暴力都是「非常非常難受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一些西方的網絡達人來說,社交媒體創業帶來的心理壓力則嚴重許多。 美妝博主米歇爾·潘(Michelle Phan)在YouTube上有890萬訂閲量。2011年潘創辦公司Ipsy, 根據《富比世》的報導,2015年其公司市值已經超過了5000萬美元。但是她卻因為受不了社交媒體壓力, 於2016年逃離美國去瑞士「療傷」。

一年後,米歇爾·潘發佈回歸影片《為什麼我離開了》。她解釋道:「我曾經認為我應該更努力,越努力越成功,而快樂是用錢換來的……我曾經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女孩,但是現在我成為了一個產品,屏幕上的我和現實生活中的我像陌生人一樣。」

米歇爾·潘(Michelle Phan)
米歇爾·潘(Michelle Phan)(左)獲得第51屆Streamy Awards最勵志偶像大獎

「我在社交網絡上小心裁剪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我的生活。」而她的在社交網絡上的忙碌最終導致了她和家人、朋友疏離,她說:「我發現我越來越孤獨、抑鬱……我最終發現我迷失了最重要的東西,自己。」最終米歇爾·潘決定只帶一個旅行箱拋下一切去瑞士在完全沒有網絡的世界裏找回自己。 

不僅是YouTube明星,以照片為主導的 Instagram明星也曾坦言社交媒體的虛偽讓他們痛苦不堪。擁有19萬粉絲的Carolyn Stritch直言,「Instagram是一個逃避現實、只展示『完美自我』的地方」。而根據《泰晤士報》的報導,這種追求完美的自我展示,讓其用戶感到高程度的對自我本身不滿的焦慮,甚至是有被霸凌感。2017年,英國皇家公共健康協會的調查顯示Instagram是「對精神健康來說,最糟糕的社交媒體」。

新博主成名更難?

對於想要獲得成功的新社交媒體創業者來說,即使有了充足的心理凖備、 「成功公式」做保障,但是成名的道路可能會更艱難,除了個人能力,運氣幾乎是必要條件。

曾經參與BBC中文《網紅英語》錄製的 Youtube博主Anparasan Sivakumaran說自己本意拍攝旅遊生活,沒想到他無意間發佈的倫敦俚語影片讓他一下火了起來。現在他在和BBC英語教學策劃一期印度英語節目。

在中國,成功的要素還需加上充足的資金。木汁對BBC中文說,目前中國的微信公眾號幾乎飽和,所以即使有能力寫出「爆文」,粉絲數量也不一定飛速增加 。最好的增加粉絲的辦法就是「大號帶小號「,即用已有很多粉絲的公眾號給新公眾號做廣告。

Anparasan Sivakumaran
曾經參與BBC中文《網紅英語》錄製的 Youtube博主Anparasan Sivakumaran

「我開始寫公眾號比較早(2016年7月),現在再加入的人只能通過打廣告,但是對於普通學生來說哪有幾十萬,幾百萬在公眾號做廣告?「 木汁說,自己現在更願意購買其他作者的文章發佈在自己的公眾號上 。

雖然缺點無法避免,但社交媒體依然不失為一種幫助創業的好工具。英國女演員、電視劇《權力遊戲》中珊莎·史塔克(Sansa Stark)的扮演者蘇菲·特納(Sophie Turner)曾對《每日郵報》說,自己打敗另一位女演員而得到珊莎一角的原因是自己Instagram粉絲更多。

YouTube 頻道Simple Pickup 的創始人Jesse和Kong更是在新成立的公司Jumpcut的教學片中鼓勵新博主:「只要你有一台相機,一部電腦和一個足夠好的創意,YouTube就能幫你實現理想的人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