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雄觀點:一沙一世界,藏密瑰寶沙壇城

2022-04-17 07:00

? 人氣

一沙一世界,沙壇城藝術展演,2021年12月28-30日,開幕儀式。作者獻哈達祈福活動順利圓滿。(作者提供)

一沙一世界,沙壇城藝術展演,2021年12月28-30日,開幕儀式。作者獻哈達祈福活動順利圓滿。(作者提供)

2021年12月30日午後,國父紀念館大會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札西仁波切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金剛鈴,在祈福誦經的咒語中,在法螺、法號、法鼓及鈴杵齊鳴中,將剛完成的沙壇城具象化空,華麗的聖域壇城剎那消散於無常的初始,看似決絕無情又隱含悲憫的氛圍,使眾多信徒不由地雙手合十、口誦咒語、淚潤盈眶。

沙壇城是什麼?

「壇城」之義來自梵文「曼陀羅」(梵語:मण्डल,maṇḍala;巴利語:maṇḍala;藏語:དཀྱིལ་འཁོར།,轉寫:dkyil 'khor),起源於5世紀的印度,是佛與菩薩所居聖域宮殿的總稱。據佛經記載,古印度佛教修行者在修法的場地中,會築起圓形或方形的土台,並設置佛像,代表諸佛聚集,以防止魔眾入侵。壇城既是宇宙世界的縮影,也是諸佛菩薩的聖域淨土。

釋迦摩尼佛為本尊的沙壇城。(作者提供)
釋迦摩尼佛為本尊的沙壇城。(作者提供)

「壇城」有多種形式展現:

最常見的是如卷軸般的布畫壇城「唐卡」,方便於攜帶修行用。

另外也常見於寺廟的壁畫壇城,以標誌該寺的禪修主法。

還有觀想修行用的立體壇城,多為木雕,也有藏藥泥及金屬製的。

最為人所讚嘆、代表藏密修行及藝術成就的,就是彩沙砌繪的「沙壇城」。

以彩沙堆砌繪製的沙壇城,象徵著藏傳佛教中精神與物質世界的核心內涵「緣起.性空」,也就是佛教所云「成.住.壞.空」的無常。沙壇城是藏密獨有的宗教藝術傳統,也是藏傳佛教宇宙觀的具體展現,是一種修行的法門。

喇嘛們彩繪沙壇城。(作者提供)
喇嘛們彩繪沙壇城。(作者提供)

如何繪製沙壇城

沙壇城的製作過程,有嚴謹的定制規範,且參與製作的喇嘛皆需具備完整訓練的資格。首先喇嘛在壇城的臺座上,就當次修法主題依佛經所載內容,不得隨意增減,嚴謹地描繪出依比例而成的幾何對稱白線圖。

就外形而言,沙壇城製作由內往外分為三層:

內層為主尊及眷屬(依從主尊衍出的佛、菩薩)所居的圓,每次修法或有不同主題而異。

中層是外框方形,亦即由4個城門構築的宮殿,為諸佛與菩薩居所。

外層是以火焰輪、金剛杵及蓮花瓣形成的大圓護淨土。

線圖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透過繁複的工序繪製填沙,其時間從幾天到幾週都有。喇嘛先將顏色繽紛、由不同色彩的礦石磨細製成的彩沙,放入不同錐形的尖嘴管子,再用細銅棒摩擦抖動使彩沙流出,灑繪於預先繪製的線圖定位上,有時也用小匙或用手指捻撒。最終,沙壇城在經過長時間地細緻雕琢、慢慢堆砌彩繪而成。

為了避免細沙揚起散落,整個過程中,喇嘛必須全神貫注,禁語、歛息、持咒靜心,這種定力本身就是一種修為。蒙藏文化中心編審索南倫珠表示:「沙壇城對修行者來說,可從畫中理解佛所呈現的智慧,並在內心禪修。」對實地觀賞的信眾而言,參與沙壇城創作過程是一種佛緣的交流。

仁波切與喇嘛迎佛菩薩入壇城儀式。(作者提供)
仁波切與喇嘛迎佛菩薩入壇城儀式。(作者提供)

「化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當沙壇城砌繪圓滿後,由主法的札西仁波切依莊嚴儀式修法誦經,迎請本尊入住。在法螺、法號、法鼓及鈴杵齊鳴中,另由擔任副手的事業金剛喇嘛手持繫有白色哈達的香杖,繞著壇城以香供養,迎請本尊及佛菩薩融入壇城。

諸佛入住後並不戀棧停留,不過一炷香的時間,送佛儀式的誦經聲隨即響起。面對佛來佛往,主法的札西仁波切淡然處之,誦經聲悠揚綿長卻不刻意莊嚴,不時一聲咳嗽清嗓打斷節奏,然後又若無其事接著吟誦。然而,或許是這種淡定如常、不驚不擾,呼應了聽者內心最深處的渴求,也或許是大修為者的聲音中充滿某種神祕能量,安撫了聽者心中的焦躁,滌清了癡迷紛擾,淚水也靜靜流淌而下。那是悲欣交集的淚水啊。

送佛儀式完成後,隨即進行整個沙壇城儀軌中最重要的「化空」儀式。首先札西仁波切右手持金剛杵、左手執鈴杵,在誦唸釋迦摩尼佛心咒(「嗡牟尼牟尼瑪哈牟尼也梭哈」)聲中,對剛完成的沙壇城進行具象化空。仁波切手持金剛杵,以無名指沾點本尊圖像的額頭、喉嚨、心尖,並順勢捻起彩沙,抹在自己的額頭上,代表著接受壇城的身、口、意的成就加持。

化空,以金剛杵劃開火焰、金剛杵、蓮瓣,穿過東城門直抵中央圓心。(作者提供)
化空,以金剛杵劃開火焰、金剛杵、蓮瓣,穿過東城門直抵中央圓心。(作者提供)

緊接著用金剛杵由東城牆角開始,以順時鐘方向將城牆、城門依序搗毀,再由大圓外圈火焰輪的東邊開始,依序以金剛杵劃開火焰、金剛杵、蓮瓣,穿過4座城門直抵中央圓心,然後再由外圈依序劃開,穿過城牆角推向中間,至此,壇城全毀。

此時,許多第一次參加的信眾還沉浸在佛喜圓滿的氛圍中,怎知剎那間,多日精雕砌繪的美麗沙壇城,竟在毫無預期下,在極短的時間中,突然崩解毀滅化為廢墟! 他們驚駭震撼,他們心痛不解,然而目睹這一切在眼前真實發生,他們頓悟了,是啊,這就是不可思議的無常啊。當然,還有更多信眾融入了當下的氛圍中,隨仁波切齊聲誦念咒語,同享無常的靜寧。

化空已竟,隨即由4位喇嘛執毛刷將彩沙推向中央聚攏,鏟起放入水晶盤,蓋上飾有蓮花的絲巾。接著仁波切帶領喇嘛們為化空後的彩沙誦念吉祥經文,同時灑花代表諸佛菩薩降下吉祥雨賜福眾生。最後,誦念迴向經文,將此次壇城修誦經文迴向所有參與者,祈福健康平安。隨後仁波切緩緩步下離開,此時信眾皆起身合十恭送。

灑花代表諸佛菩薩降下吉祥雨賜福眾生。(作者提供)
灑花代表諸佛菩薩降下吉祥雨賜福眾生。(作者提供)

最後,期待的時刻來了,在信眾期盼下,由喇嘛將彩沙盤捧起放置佛桌上,細心地分裝在精美的小寶瓶中,然後分贈信眾結緣以祈福、除障、護身,全場信眾臉帶笑容喜悅滿滿地踏上回家的路。喇嘛還將部分彩沙裝瓶,於隔日帶去撒向河川湖海。化空儀式代表著緣起、緣滅,性空、無常,終歸於初始而在輪迴中圓滿次第。唵嘛呢叭咪吽。

喇嘛分贈彩沙小寶瓶與信眾結緣以祈福、除障、護身。(作者提供)
喇嘛分贈彩沙小寶瓶與信眾結緣以祈福、除障、護身。(作者提供)

後記

當提出要辦理「一沙一世界――沙壇城的藝術展演」構想時,在徵詢同仁意願過程中,以往辦理西藏文化藝術節團隊中的一位重要老手表示頗有疑慮:「沙壇城怎麼可能用文化藝術方式辦理? 它的宗教意味太重,又如何串連成一個貫穿3天的展演活動?」如此艱巨的挑戰,對一位還在服藥化療者言,似乎太沉重了些,但為佛做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而迴向大眾的善念驅使她歡喜承受而勇敢向前了。

但如何才能將沙壇城儀軌轉化為一場文化藝術展演活動? 因為以往在台灣只偶爾在法會時看到喇嘛製作外,沒有任何公關或活動公司承做過,如何規劃簡直毫無頭緒啊!

剛開始猶如瞎子摸象莫衷一是,當密集地拜訪佛學團體,向不同教派的喇嘛請益後,漸漸地沙壇城活動的輪廓浮現了。但是如何解決國父紀念館場地侷限問題、如何增加活動中串場表演的可觀賞性,還有直播時畫面的藝術構思及拍攝技術等,這些都是極具挑戰的。

接著按圖索驥尋訪各環節的廠商,然後一同經過了12次的場地會勘,終於將活動藍圖拼湊出來了。最後與國父紀念館數度協調後,終獲同意破例將場地規劃成僅容纳500人的座位席。當大會堂完成布置後,讓人感受如處富麗精美的大佛殿之中。最後要進行預演準備時,喇嘛們覺得不過就是法會呢,也都是他們平日在做的,何須彩排? 但還是應要求陪大家走了一遍,以安人心啊!當正式敲鑼打鼓上場時,喇嘛們愜意隨性自然流暢,卻也步步環扣嚴謹帶著柔和,信眾們如沐春風同享佛緣次第圓滿。唵嘛呢叭咪吽。

*作者為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