栢野正次郎的抉擇—要不要再做台灣音樂唱片:《留聲機時代》選摘(1)

2022-03-31 05:10

? 人氣

「金鳥敷島印」簡稱為「金鳥印」,這是一家位於日本兵庫縣尼崎市(在大阪與神戶之間)的公司,名稱為「特許レコード(唱片)製作所」(以下稱為「特許唱片」)。此公司資本額只有十萬元,算是一家小公司,商標上有一隻彩色的小鸚鵡,標籤則有「金鳥印」字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特許唱片於一九二五年成立,主力發展「小型物レコード」(小唱片)。一般唱片的直徑為十英吋,而小唱片是七英吋唱片,中間使用一張厚紙為底料,僅塗上一層蟲膠,唱片縮小且材料縮減,成本自然降低,可以「低價」上市。

一家位於日本兵庫縣尼崎市(在大阪與神戶之間)的公司,名稱為「特許レコード(唱片)製作所」。此公司資本額只有十萬元,算是一家小公司,商標上有一隻彩色的小鸚鵡,標籤則有「金鳥印」字樣。(作者提供)
一家位於日本兵庫縣尼崎市(在大阪與神戶之間)的公司,名稱為「特許レコード(唱片)製作所」。此公司資本額只有十萬元,算是一家小公司,商標上有一隻彩色的小鸚鵡,標籤則有「金鳥印」字樣。(作者提供)

當時的日本,一般唱片的售價為七十錢到一元二十錢之間,英美等西方國家及中國的進口唱片,必須課徵關稅,價格更加昂貴,但特許唱片的十英吋盤,每片價格只要八十錢,七英吋五十錢,甚至還有「四英吋」單面盤,超低價只要二十錢。除了價格便宜,特許唱片還推出一個花招,製作出所謂的「團扇レコード」(圓型扇子的唱片),這種特殊規格的唱片特別製作成藍色或紅色等顏色,除了可以播放音樂之外,若裝上一個手把,就能變成一把扇子,相較於傳統的唱片公司來說,其「花招」可說相當獨特。

為了搶奪市場,特許唱片不只在唱片製作上節省成本,更開發出小型的留聲機。這種小型留聲機相當便宜,一臺僅要八元五十錢,根據〈蓄音器界を風靡する 小形物臺灣歌謠レコート〉報導,一九二六年春天,這臺低價的留聲機在日本已經賣出二萬臺,因此特許唱片所開發的留聲機,相較於每臺至少要二十元以上的其他品牌留聲機,顯得更有競爭力。

20220325-《臺灣日日新報》以〈蓄音器界を風靡する 小形物臺灣歌謠レコート〉(風靡留聲機界的臺灣歌謠小唱片)為題報導「金鳥敷島印」籌備來臺灣錄音,並找臺灣藝人總共錄製指一百多面唱片。(作者提供)
《臺灣日日新報》以〈蓄音器界を風靡する 小形物臺灣歌謠レコート〉(風靡留聲機界的臺灣歌謠小唱片)為題報導「金鳥敷島印」籌備來臺灣錄音,並找臺灣藝人總共錄製指一百多面唱片。(作者提供)

一九二六年初,特許唱片注意到臺灣市場,臺北「資生堂藥局」成立臨時錄音室,邀請多位臺灣藝人,總共錄製超過一百面的音樂。根據目前出土的特許唱片臺灣音樂唱片來看,錄音的內容包括歌仔戲、北管、南管、客家採茶及臺灣風俗歌(民謠),代理店為臺北市京町的廣濟堂,而「第一手發賣元」(大盤商)則是臺北市榮町的文明堂。

以特許唱片在報紙刊登的廣告來看,至少在臺灣發行二回唱片,第一回是一九二六年春夏之交,第二回在一九二七年的二月,但比照出土唱片,發現有報紙廣告之外的唱片出現,推測應該有第三回的發行。

特許唱片最大特色是號稱不會破損,甚至以「蹈んでも叩いても破るめ」(用腳踩或用手打,都不會破)為宣傳口號,算是一項革新的發明。在當時,唱片的材質為蟲膠,不但製作成本較高,且唱片掉到地上或用力壓就會破損。而特許唱片不但不會破損,價格還較其他廠牌低廉,在商業的行銷上自然有利基。

但「一分錢、一分貨」是商場定律,特許唱片的蟲膠僅有薄薄一層,播放時聲音效果比一般唱片差,唱針與唱片的磨損較嚴重,一張唱片可重覆聽的次數也比一般唱片還要少。以目前出土的唱片來看,聲音品質都很不好,與日本蓄音器商會發行的唱片,在品質上不可同日而語。一九二八年後,特許唱片不再發行臺灣音樂唱片,從臺灣的唱片市場撤退。

特許唱片的發行目錄及唱片上,有一種新劇種正在臺灣誕生,那正是源自於臺灣本土的「歌仔戲」。其實,一九一四年日蓄商會錄音的唱片上,就可以看見〈三伯英台〉(梁山伯與祝英台),仔細聆聽發現,此時的歌仔戲與現存於宜蘭的「老歌仔」較為相似,全以「七字仔調」貫穿而沒有換調,但一九二六年特許唱片出版的劇目,除〈三伯英台〉外,還有〈孟姜女〉、〈陳三五娘〉等,演唱者包括藝人許成家、林氏伴、李氏王燕等人,這些藝人為臺灣第一代的歌仔戲職業藝人,都是在野臺或內臺(戲院)表演,早已頗有聲名。

另外,盲眼藝人陳石春也灌錄唱片,他以演唱臺灣民謠及勸世歌為主,在特許唱片也錄下不少的「臺灣風俗歌」(即是傳統的「唸歌」),其中包括〈安童賣菜〉、〈孟姜女〉等,推出後受到歡迎。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立體書封(左岸文化)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立體書封(左岸文化)

*作者林良哲,1991年開始創作台語流行歌曲,陸續發表〈無花果〉、〈玫瑰〉、〈鵝媽媽要出嫁〉等曲,之後又與陳明章、朱約信等人合作,迄今仍從事台語流行歌曲創作,創作歌詞、歌曲超過百首。目前為《自由時報》彰化縣新聞小組召集人。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左岸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