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善意入侵,烏克蘭惡意抵抗」「俄烏是離婚夫妻,開戰是男人管教女人」?!中國民眾支持侵略者走火入魔

2022-03-07 15:00

? 人氣

劉力朋提到《新京報》旗下《世面》微博2月22日顯然是不慎發出的一條消息:「對俄不利,親西方的不發」。根據過往經驗,他認為該條微博很像是中國媒體內部收到的宣傳部門指令——特別是其中關於評論的部分:「評論進行精選控制,先開精選,然後把合適的評論放出來」。該指令在戰爭即將開始之前被放出,「為宣傳定下一個基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年3月4日,在利沃夫抱著睡著孩子等車、準備逃往他國的烏克蘭媽媽。(美聯社)
2022年3月4日,在利沃夫抱著睡著孩子等車、準備逃往他國的烏克蘭媽媽。(美聯社)

根據劉力朋的分析,網信辦得到的指令和媒體不同,而且往往更嚴格。媒體的行為要和外交部展示出來的形象一致——盡量在表面上「看起來」中立。但是在中國的互聯網上,除了直接評價/影射普京,影射台灣這些內容以外,許多在常人印象中並不敏感的內容例如採訪烏克蘭人和海外的烏克蘭人;描述戰爭中的慘烈;講述留學生撤僑的經歷這些內容,也都被刪除。甚至一些大媒體亦都只能主動或者被迫刪除辛苦採訪之後完成的稿件,包括界面新聞《全世界烏克蘭人最艱難的一天》;鳳凰網在人間《炮火中的烏克蘭,一個中國男人決定為愛留下》等。

「這個事件把長期以來五毛和粉紅的話語都揉到一塊了」,劉立朋在接受採訪時總結道。他認為,互聯網上許多流行已久的話術都能夠運用到這次戰爭中,而使用了這些話術的觀點傳播地非常快,很快就成為了互聯網上佔據主流地位的聲音,持有異見的人的聲音很快被淹沒了,或者被擠出了主流社交媒體。

2022年3月4日,一群烏克蘭民兵為同袍抬棺。美聯社說,死者Volodymyr Nezhenets因為與俄軍交戰,2月27日不幸陣亡。(美聯社)
2022年3月4日,一群烏克蘭民兵為同袍抬棺。美聯社說,死者Volodymyr Nezhenets因為與俄軍交戰,2月27日不幸陣亡。(美聯社)

俄羅斯與烏克蘭是「離婚夫妻」?

劉力朋還舉了幾個話術作為例子,它們都不是最近才有的「新發明」。比如「國家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所以普通人怎麼能隨便支持烏克蘭呢。又如最初傳播廣泛又因為惡劣影響被叫停的的「收留烏克蘭美女」的叫囂,過去也有不少「收復台灣島,活捉林志玲」的言論,只是未有如此廣泛的傳播。還有能夠順利把話題岔開的「whataboutism」,如果有人說要支持烏克蘭,就會被問,怎麼不支持伊拉克,怎麼不支持阿富汗,怎麼不支持索馬利蘭,怎麼不支持北美的印第安人,無窮無盡。將國家的形象擬人化,之前共青團中央曾經推出江山嬌與紅旗漫這兩個受到許多批評的漫畫形象,這次廣為流傳的網路言論裡,則把俄羅斯和烏克蘭比喻成離婚的夫妻,入侵主權國家被認為是男人「管教」女人,恰巧迎合了中國網路上流行的男權主義。

這些已經流傳開來的話術這一次被非常多的網民傳播,每一個社交軟件上討論俄烏戰爭的人都很多。劉力朋解釋道,這樣的話術在「牆內」的互聯網上反復出現,是「快速高強度洗腦」。也因此,人們看到反戰和支持烏克蘭的內容下的回復帖子,連句式的變化都很小。

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烏克蘭慘遭戰火蹂躪(AP)
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烏克蘭慘遭戰火蹂躪(AP)

和主流媒體的宣傳相比,中國自媒體上的許多文章中對普京「大帝」的個人崇拜,對戰爭的推崇,甚至要求用核戰爭給歐美國家一些教訓的言論更加露骨。劉力朋對此並不感到奇怪:「自媒體只有寫安全的話題才能獲得十萬加的閱讀量」,而事實也證明,支持和平支持烏克蘭的許多自媒體文章都被刪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