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羨慕新加坡》書摘(1):讓你回頭審視自己的生活環境

2015-02-11 05:20

? 人氣

《幹嘛羨慕新加坡》是全職交易人梁展嘉的真心告白,這本書告訴大家有什麼是「台灣能,新加坡不能」。(取自作者梁展嘉臉書)

《幹嘛羨慕新加坡》是全職交易人梁展嘉的真心告白,這本書告訴大家有什麼是「台灣能,新加坡不能」。(取自作者梁展嘉臉書)

我相信你是因為對「幹嘛羨慕新加坡?」這個問題好奇而打開這本書。其實,這書名有兩個意涵:一個是讓你以為作者要來說說「新加坡能,為什麼臺灣不能?」。有,但這部份只佔了不到全書的五分之一。另一個你可能沒有想到的,是作者要問「新加坡不能的,為什麼臺灣看不到?」要回答前一個問題,說實在的,坊間真的不缺書,你不必挑這一本看;但要回答後一個問題,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寫得出來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若要談談新加坡這個東南亞幾乎有排名的項目都能拿第一、一向令臺灣人眼紅的國家,國內有許多社會科學的前輩遠比我要適合來為這本書寫推薦序。我相信,以他們的見解、素養乃至文采,都能讓這本書更有份量。我也相信我政治學門的同仁在看過這本書的書稿後,一定也都會異口同聲推薦。我更願意相信,作者在這麼多可以推薦此書的人選中,膽敢讓一個從未踏上過新加坡土地的小咖學者先品嘗這麼重要的人生見證,有他超乎友誼與市場銷售成績的考量。我並沒有追問原因,並且第一時間就答應,並不是說自己敢就只去過東南亞一兩次的皮毛印象就下筆來推薦一本以新加坡為主題的書。我打心裡知道這個會走上全職交易人兼奶爸的大學羅浮群(童軍團)玩伴,一定會不按牌理出牌。能被這樣的怪才選中先看這本書,甚至邀請寫推薦序,這對我來說已經不是用榮幸二字就能表達心情的。

如何表達我對這份邀請的誠意呢?2014年末,我和國內大多數學者一樣參加完耗時數週的「作文比賽」(提科技部研究計畫),把力氣放盡之後的隔天,我就揮別所有跨年倒數的邀約,準備花個兩整天把這本書稿啃完。開始讀之後才發現,如果說眾多政治學的期刊論文像是需要花力氣才能食用的榴槤,那這本政治評論兼小傳紀的書可以說是吃來令人開心的龍眼。展嘉以小說回合法來寫政治觀察、並以說書人的角色,半認真半玩笑地描述對事件的觀察,讓我在跨年之夜不捨掩卷,乾脆一飲而盡。

這種說書人的風格恐怕也是只有這位我所認識多年的開心果、冷面笑匠才寫得出來。這種說故事的本事,尤其是把政治現象和問題意識結合,說到人聽得懂、甚至還可以令人讀到無法掩卷的能耐,已經成功地讓身為政治學者的我開始嚴肅思考,未來的政治學新生是不是先應該來讀過這本書後再來討論研究課題。這種寫法到底是他天生的才華,還是他已成功的從他的夫人那裡得到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真傳,他在書中保留不說。但我很確定的是,這本書所展現的是許多像我一樣的政治學者和學子都想要擁有的說故事功力,也就是把硬生生的研究發現或是事實、政治現象或政策問題說得活靈活現的能耐。

這種能耐顯然不是看這本書就能學會的,但我們可以來欣賞一下。這本書是慢工(觀察)出細活(這本書)。這本書跟一般政治評論或是小傳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基於作者超過二十年的臺灣經驗、超過三年的美國經驗,以及超過十年的新加坡經驗,三相對比之下產生的精華。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開啟對政治現象的好奇,也可以學到如何跳脫出目前思考格局之後再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環境。

身在臺灣的我們,應該說是大多數人,已經習慣追求個人的小幸福而漸漸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展嘉一家人和我們同樣是在追求小確幸,才會抓住機會從臺灣移居到新加坡,準備在那個臺灣人一向稱羨的地方好好定居。但他不同於我們之處,在於他從未減少對這個世界發生在身旁種種大小事的記錄,存疑和觀察。展嘉使用了這能力讓他在新加坡看出了現象之間的邏輯,例如,當你看到街坊當鋪增加的時候,會不會想到這是博奕特區的負作用呢?(第五章)當你羨慕新加坡高薪養廉政策的時候,會不會到想這反而是社會不滿政府的理由之一呢?(第八章)如果新加坡人自己想當個針砭時事的烏鴉,卻礙於威權的出版環境,只能用部落格發抒異見(第六章)或是勉力地從地方選舉中一點一點的改革,那麼你「幹嘛羨慕新加坡?」

這本書以足夠多的故事讓你思考,讓你看到作者如何在追求小確幸的同時還可以睜開眼從生活中抓取資訊並轉為思考問題的素材。例如,新加坡政府如何解決年青人解決不婚和促進早婚的做法?請看「如何透過住房購買政策綁住成家意願」(第二章);家家都能申請到外籍幫傭的新加坡是不是像天堂一樣?請看客工系統如何培養出缺公德心的公民(第四章);你覺得把英語當作國語會讓國家更有競爭力?請看「如何讓英語結合菁英主義創造就業門檻和歧視」(第三章);你覺得新加坡是個融合專制與民主的典範嗎?請看「如何讓選票編號及強制投票政策如何創造『新』式民主」(第七章)。

整本書其實是展嘉做出人生重大決定前的時空背景的匯整。他運用了十年的觀察與思辯所累積得到的獨立判斷,作出了帶領一家人從新加坡重搬回臺灣的重大決定。他們並不是因為失敗而不得不回臺灣,他們的情況恰恰相反。這本書所展現出來的「觀察-判斷-決定」能力與他一個人征服股海所用的能力相當一致。換句話說,你將能透過這本書窺見一個能在股市單獨衝浪多年但仍然健在的全職交易人,他眼中的股市之外的世界如何運行。這是書名看不出來,但對我們這群知道要愛臺灣但還不確定怎麼做的人的重要訊號。我個人覺得展嘉寫這本書的出發點與齊柏林導演的「看見臺灣」的用心暗合道妙。

至於看到展嘉這樣人生成功卻放棄新加坡傲人福利要回臺灣,是不是就會讓讀者對臺灣的一切更有信心呢?其實這本書並未要我們作出非黑即白的判斷。你也許無法從這本書看到所有「新加坡能,為什麼臺灣不能?」的理由,但他能夠為讀者開啟「新加坡不能的,為什麼臺灣看不到?」這個全新視野。從我一個教方法論的政治學者看來,這本匯整過去十年獅城蹲點觀察的「記錄片」能為你我帶來的影響應該是重新啟動我們對這世界(不只是新加坡或是臺灣)種種現象的好奇心。前一陣子你也許看過以德國人為主角的「丈量世界」小說或電影,看到學者對這世界的雄心壯志。現在不妨細讀這本書,感受一下一個政治學素人如何丈量他的世界,說出很多像我一樣的政治學者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

這個地球上,學術界已愈鑽愈細,科技發展已普遍壓倒社會學門的價值,連「哲學家」和「科學家」頭銜的含金量都已大幅縮水。大學殿堂在過度分工及知識生產誘因的摧逼之下,已經很難教育出當年直指國王新衣的男孩或女孩。我們身在大學裡的老師,除了繼續努力克服這個盲點之外,也只能滿心期待未來能招收到的學生,是像作者這樣敢問出關鍵問題的新哲學家或新科學家。對我來說,不必滿腹經論才能叫作哲學家,不必滿口術語才能稱作科學家;哲學家本是科學家、科學家心中也住著哲學家,根本不必以一紙博士學位來作證明。在這本書問世前,我就一直這麼相信,而展嘉用這本書證明了這一點。

這本書所要告訴你的東西,我判斷你在大學修課應該是聽不到的,甚至你拜google大神也求不來。你不必因為他的敢說而擔心他的安危,你也不必因為他所描述的新加坡可能與你的認知不同而跳腳。這是一部娛樂紀錄片,不是教科書。縫進這本書裡的幽默感可能會讓你忘了它可以是本嚴肅的書(政治人物應該好好讀讀的那一種),但這裡頭的故事肯定會讓你像我一樣,下定決心在下回去新加坡時好好細細瞧瞧。

*本文選自《幹嘛羨慕新加坡?》一書的序文,作者劉正山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從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以來,台灣總是不斷問「新加坡能,台灣為什麼不能?」即使才選上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也隱然以新加坡為師。《幹嘛羨慕新加坡》這本書則是顛覆了這種看法,告訴大家有什麼是「台灣能,新加坡不能」的事情。本書由時報出版,由一位曾居住美國、台灣再到新加坡的人,告訴大家為什麼甭太羨慕新加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