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也嗤之以鼻的Web 3.0,到底是金融創新,或是一場「去中心化」的騙局?

2022-01-11 07:50

? 人氣

作者認為,「去中心化」只不過是一句口號,「圈錢」才是目標。(圖/photoAC)

作者認為,「去中心化」只不過是一句口號,「圈錢」才是目標。(圖/photoAC)

我們想讓你知道:最近炒得火熱的非同質化代幣(NFT),作者分析就是少數人砸下大量「當年不值錢,現在貴森森」的加密貨幣去競標,再用「美元計價」經由媒體炒作擴大聲勢創造出「一個NFT幾千萬美元」的假象而已,建議大家了解Web 3.0的原理,做生意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一起炒作把自己的生意行銷出去,而一般人只要靜靜地看這場好戲,不必隨之起舞。

去年以來最熱門的幾個關鍵字不外乎元宇宙(Metaverse)、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非同質化代幣(NFT)、區塊鏈(Blockchain)、分散式金融(DeFi),最近有人更上層樓提出「網路3.0(Web 3.0)」,它究竟是什麼概念?與加密貨幣、區塊鏈、分散式金融之間又有什麼關係?這真的是未來會成功的技術嗎?還是又一個唬人的把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整個故事的源頭:區塊鏈(Blockchain)與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區塊就是「存摺」,一本郵局存摺可以記錄大約200筆交易,一個比特幣區塊可以記錄大約4000筆交易;一本郵局存摺記滿200筆交易就換第二本,再記滿就換第三本,依此類推,我們姑且把它稱為「存摺鏈」;一個比特幣區塊記滿4000筆交易就換第二個,再記滿就換第三個,依此類推,我們稱為「區塊鏈」,因此區塊鏈只是一種記錄資料的資料結構,就好像我們的銀行存摺一樣。

差別在於,銀行存摺是儲存在「銀行」的電腦裡(中心化),而比特幣帳本是被複製一萬多份並且分散儲存在一萬多個彼此互相不認識的「礦工」電腦裡(去中心化)。

比特幣帳本就像是銀行存摺記錄了我們的財產,這麼重要的東西儲存在一萬多個彼此互相不認識,我們也不認識的礦工電腦裡,我們怎麼放心呢?因此比特幣的發明人創造了所謂的「採礦」來確保交易記錄無法篡改,對於採礦的原理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我之前發表的文章:

(延伸閱讀:破解加密貨幣謬論:這些聰明的人,到底用哪些手法在唬弄我們?

加密貨幣與分散式金融是科學問題 不是信仰問題

事實上比特幣唯一的創新就是把原本「中心化」由銀行替我們管理存褶,改變成「去中心化」由礦工替我們管理存褶,其實浪費電不環保又無意義,純粹就是少數人「圈錢」的工具,媒體報導歐洲能源危機加劇,沒想到在科索沃挖礦收入達電費的14倍,導致電力短缺政府緊急禁止挖礦,以遏制電力浪費。

但是這個「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就成了整個故事的起源,當你問為什麼比特幣有價值?得到的答案總是:去中心化。當你再問為什麼去中心化就有價值?就會開始聽到一堆專有名詞給你洗腦,什麼區塊鏈、穩定幣、NFT、PoS、DeFi、DApp、Web 3.0,讓你相信這是一種金融創新,當你用技術原理一個個戳破這些「偽金融創新」,最後他們索性直接回答你:這是信仰問題。意思是信者恆信,這種回答一時之間還真的令人啞口無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