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法國里昂孔子學院關閉的背後

2015-01-27 06:46

? 人氣

利大英教授對BBC中文網記者說,法國公立大學的學位課程教授屬於公務員範疇,必須經過法國相關國家委員會的批准才能任教。所以漢辦的要求根本不可能被法方高校接受,並遭到一致反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利大英教授透露,法方做了很多努力,嘗試與漢辦溝通協調。但是漢辦一直以「削減經費」來試圖改變法方立場。

經費方面的削減影響了里昂孔子學院的運營,里昂孔子學院不得不解雇其法國經理,並導致了當地招聘的兼職中文教師的裁員。

於是,2012年11月,漢辦主任許琳直接要求法國里昂孔子學院的相關負責人辭職,並在沒有任何警告的前提下單方面中斷了資金的提供。

中方反駁


利大英教授說,他本人並沒有親自見過漢辦主任許琳。 但其他法方負責人在2012年年底以及2013年夏天在北京與許琳會面時,基本都是不歡而散。最終只能通過法國法院相關法律程序,將里昂孔子學院清盤關閉。

去年十二月底,漢辦主任許琳在接受BBC駐上海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專訪時,也表現出了強硬態度,反駁孔子學院干擾西方學術自由,並表示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

許琳說,「我們的項目在外國校園中都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和支持,那裏的校長,教授等等從來都沒有為難過孔子學院。可能有很少數的人,他們的聲音非常強烈——什麼孔子學院不讓做這個,不讓做那個。不是這樣的。我總是讓一些媒體給我舉一個例子,是哪家大學,哪家孔子學院面臨這樣的挑戰。」

至於利大英教授則提到了當時與漢辦合作的一個細節,他說,當時中方認為里昂孔子學院在策劃「顛覆活動」,因為該院要邀請中國著名異見人士艾未未到訪。但他也表示,「即使我們真想請他(艾未未),在當時也沒有條件實現啊,他那時候正被軟禁在家」。

利大英教授認為,正是漢辦的強硬態度造成了里昂孔院的關閉,「如果漢辦能更通情達理一些,根本就沒必要關閉。在里昂孔院發生的這一切都不能算是『軟外交』了吧?」利大英教授說。「我同意Marshall Sahlins和Victor Mair的說法,我覺得孔院確實是意識形態輸出的工具」。

過於樂觀

法國里昂第三大學的漢學研究中心歷史悠久,並在歐洲很有影響力。其中文系還開設了粵語課和閩南語課。利大英認為,中文系不應僅僅只是中國文學、漢學和漢語而已,而是全面的中國語言與文化的空間。

雖然法國里昂第三大學的閩南語課程和台灣問題研究也曾經遭到批評,但利大英教授堅持認為,雖然法國作為第一個承認中國的國家,是中國重要的戰略伙伴,但不能因為政治立場影響學術,應該「讓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

利大英教授同時指出,正是因為法國里昂第三大學有多年的中文教學傳統和豐富的經驗,所以教授和學者們都格外強調要尊重歷史事實。因此,漢辦通過孔子學院來推廣中國的歷史文化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太容易被與里昂第三大學全盤接受。

利大英教授還表示,那些英國、法國一些相對來說沒有任何傳統或缺乏中國問題研究教學經驗的大學,也許更容易接受孔子學院。因為很多學校把孔子學院當做沒有充足資金獨立開設中國問題研究的「權宜之計」。他說,「我覺得他們也許對漢辦與之合作想達到的目的想得過於簡單,也過於樂觀了」。

不過,利大英教授教授強調,雖然和漢辦的孔子學院之間的合作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里昂第三大學一直與中國大陸的很多學者以及高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並將繼續開展豐富多樣的學術以及文化交流活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