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縮短印度行 飛沙國悼念阿布杜拉

2015-01-25 18:54

? 人氣

去年9月,莫迪當選總理後訪問美國,歐巴馬才重新任命威爾瑪(Richard Verma)為新任印度大使,莫迪也派出前任印度駐中國大使賈尚卡爾(Subrahmanyam Jaishankar)出使美國,兩國關係才又破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巴馬此行著重在外交軍事與經濟的訪問,招致國際人權團體的抨擊,認為歐巴馬追求歷史定位的同時,嚴重忽視印度不佳的人權紀錄。 除了印度駐美外交官以低薪資聘請管家外,印度國內的販賣人口、勞工普遍超時工作、言論自由遭箝制、同性權益被漠視、以及反對黨遭政治恫嚇等,均不見於歐巴馬與莫迪公開的討論議程中。

25日,印度團體發起抗議,要求歐巴馬滾回美國。(美聯社)

更諷刺的是,目前位居總理職務的莫迪在擔任古吉拉特邦(Gujarat)行政首長時,發生上千名穆斯林於地方派系械鬥中遭屠殺的慘劇,為此,莫迪於2005年遭美國以「人權因素」拒發簽證,甚是難堪。

美印關係,中國緊盯

歐巴馬2006年宣示美國要「面向亞洲」(pivot to Asia),更何況美國面對的是擁有12億6000萬人口(世界第2大)的國家,但美國過去對印度著力甚深的結果,帶給美國的回報卻不成比例,甚至可以用不聽話來形容。

印度目前仍不理會聯合國的決議,繼續向伊朗進口石油;去年聯合國譴責俄國併吞克島的提案中,印度也拒絕配合;就算中國依然滋擾印度邊界,印度對於中國仍有自己的一套,美國自柯林頓政府以降,始終聽不到印度說一聲「Yes」。

歐巴馬政府的首任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 Jr.)表示,中國必定非常注意歐巴馬此次的印度訪問,「每一個舉動都會被放大檢視」;歐巴馬政府首任駐印度大使羅穆爾(Timothy Roemer)則認為中國緊盯美印關係是件好事,中國可以趁機想想在全球反恐、網路安全、南海問題、巴基斯坦、阿富汗、新疆獨立等問題上,「美國不是只能靠中國」。

儘管如此,面對中國開始在歐洲、中南美洲的佈局,甚至提議建造第2條巴拿馬運河,美國也瞭解,不論要制衡中國,或是有心與印度發展實質的雙邊關係,美國政府思考的是,如何在印度與中國間取得平衡,美國國務院已不會「一刀切」(it’s not an either/or)」,因為印度外交的指導原則就是「我喜歡你,但我同時也喜歡許多人」(we like you, but we like lots of people)。

歐巴馬與25日接機的印度總理莫迪(中)。(美聯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