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習近平強調「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之意涵與影響

2021-06-25 05:30

? 人氣

習近平表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新華社)

習近平表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新華社)

習近平於5月31日主持了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並在學習時指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引發了國際上熱烈的討論,美國媒體彭博社報導稱北京方面可能正在尋求緩和其強硬的外交方式;另外CNN也指出習近平希望與世界交朋友,但北京無法擺脫其「戰狼」的習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共舉辦政治局集體學習之意,是為因應中共面臨到國內與國際議題日益複雜,保持黨內官員能夠與時俱進與思想統一,達到鞏固黨的一黨專政不斷優化,避免走向蘇東前共黨國家垮台的歷史悲劇,這機制展現中共具備「學習型列寧黨國體制」。一般政治局集體學習會安排在政治局全體會議之後,目的是讓會議內容經由政治局委員的討論來達到目標的一致,而集體學習的議程大多都是由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來規劃,並提交給總書記作定案,再由中共中央辦公廳來選定授課的師資人員,習近平執政之後亦復如此。

習近平於5/31主持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講話之意涵,在於經過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1949年中共宣稱的中國人民「站起來」,到1979年改革開放「富起來」,到今日的「強起來」,逐漸在外交方面開始凸顯其不可輕忽的影響力,在領土主權議題等爭議上開始「有所作為」,因而引起了來自東亞與歐美洲各國的戒心,使「中國威脅論」又煙囂塵上,加上中共並未如西方國家所預期全球化所帶動的經濟發展而使政治民主化,甚至有重拾極權主義之傾向,對人權上的打壓現階段尤為世界各國所詬病,從美國2019年提出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新疆維吾爾族棉花爭議,歐洲暫緩《中歐投資協議》,都在在使中共如今身處劣勢。

中共又十分重視形勢與戰略,在3月分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一帶一路是其促進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要戰略,有利大陸西部地區城鄉的交通完善,經濟往更高階段飛躍,因此內需的出口和國際技術投資均為關鍵,現階段遭致美、英、加、印等國組成「遏中」的「權力平衡」,基於矛盾世界觀,大陸必將採取鬥爭的方式,而習近平也曾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講話多次強調鬥爭哲學在於掌握力道與分寸,此次談話指出「向世界闡釋中國特色、中國精神…努力塑造可信可愛中國形象」,正是一種化被動為主動的策略,作法是提升國際傳播宣導能力、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各級黨委加強在國際宣傳上之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等意識形態上的掌控,通過經濟利益拉攏西方媒體、政黨、個人與智庫,企圖改善大陸在國際上的觀感,擴大「知華」的盟邦。換言之,中共是採取一種聯合次要敵人、爭取多數反對少數,最終目的進而各個擊破美國所主導的印太同盟,欲以為《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內國際雙循環,突破美國所主導的太平洋之圍堵,盼能獲得全球支持,利於中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長期的2050年富強民主和諧社會主義強國。

以日前結束的美韓與美日峰會,及大陸外長王毅於5/29日在貴州與塞爾維亞外交部長舉行會晤,同時波蘭、愛爾蘭與匈牙利等4國外長也在29日至31日訪中的結果觀察,都足已說明雖然歐洲多數國家(德、義、中東歐國家)及日、韓,是採取趨向「避險」策略,不願「一邊倒」的配合美國所主導的「反中」陣營,呈現出在區域安全上與科技發展,增進與美國之關係共同牽制「中國崛起」,但涉及貿易及經濟問題,仍舊不願和大陸全面「脫鉤」,而喪失本身國家利益,但不可否認大陸所呼籲之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統戰」作為勢必將伴隨周圍國家對其黨國體制的強勢介入而備感威脅,一切根本依然有賴世界各國秉持「和而不同」之基礎,在市場經濟競爭中透過對話降低摩擦,從公民社會出發培養互信,而不是為了戰略上一時的勝利暫時性的爭取利用或結盟,都不是全球化時代下的明智之舉。

*作者為中山大學博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