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共建黨百年前夕,毛澤東早年根據地興起「紅色旅遊熱」

2021-04-30 10:13

? 人氣

習近平走訪井岡山。(新華社)

習近平走訪井岡山。(新華社)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呼籲重溫中共黨史,在這一信仰的中心地帶井岡山,朝聖者們正在響應這一號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位於中國江西的山頂小鎮有近20萬人,被譽為紅軍的誕生地,「中國革命的搖籃」,在準備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井岡山成為朝聖者心目中近乎具有精神意義的地點之一。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在中國政府最近安排的一次参觀活動中,井岡山市長焦學軍告訴外國記者稱,中國各地的人們來到這裏,把井岡山視為他們生活中的一個聖地,當成他們的精神家園。

自2012年掌權以來,習近平一直致力於重新確立黨在日常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將他的中華民族復興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口號植入國家的每一個角落。最近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似乎與中國擁抱資本主義的姿態越發不合拍。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習近平提供了一個重申這些價值觀的適當機會,井岡山和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遵義等紅色根據地正被用於推進這一目標。1921年7月1日是中共誕生紀念日。

就像其他各地一樣,去年對井岡山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因為新冠大流行擾亂了旅遊業的發展。官員們表示,在該鎮的革命博物館,2020年的遊客數量下降了一半以上,為89萬人次。

就在習近平呼籲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之際,目前隨著中國戰勝新冠疫情以及建黨百年紀念日的臨近,「紅色旅遊」正在全國再次興起,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呈高漲之勢。

井岡山市長焦學軍自豪地說,在最近的一個周日,約有13,000人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創下了單日参觀人數紀錄。這家博物館是為了紀念毛澤東1927年在井岡山建立了早期革命根據地而設立的。根據地的創建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從一個由城市知識分子組成的政黨轉變為一個以農村為根基的政黨。

上周四(22日)下午的参觀者中有一位是來自沿海城市青島的71歲的Luo Yinxue,這位忠誠的老黨員表示,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取得的勝利切實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看到周圍的年輕参觀者,Luo說她感到欣慰。她稱,在下一代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習總書記正帶領中國再次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革命博物館內的一面鮮紅色牆壁上有鍍金題詞,習近平以井岡山精神勉勵人們,「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

習近平是在2016年第三次來到井岡山時發表上述講話的,當地官員現在表示這句話概括出了「井岡山精神」的內涵。習近平的題詞預示著,一些黨員所說的、中共早期烈士身上的思想純潔性將會再次得到弘揚,以免舒適生活和經濟繁榮衝淡革命熱情。

井岡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焦學軍稱,如果你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任何困難,來到井岡山,看到烈士們在20歲出頭就犧牲的場景,你會覺得眼前的困難就沒什麼大不了。他指的是當地供参觀的大約120處國家認可的革命遺址。

在井岡山往西600英里(約合960公里)處,貴州省宣傳部長盧雍政也不甘示弱,他表示,貴州省是共產黨真正的「聖地」,在該省的88個縣中,有68個縣擁有官方認可的革命遺址。

在貴州省遵義市,數十名身著復古淺藍色軍裝的老人觀看了用全像投影製作的遵義會議事件情景再現。根據官方說法,毛澤東在1935年遵義召開的那次重要會議上確立了他在黨內的領導地位,並使中共開始擺脫對莫斯科共產國際的依附關係。

這個演示給66歲的王女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當時正和來自山東沿海城市濱州的50位老人一起參加她的首次「紅色旅遊」。

她說,我們需要了解歷史,了解我們的國家和黨從哪裡來。

在會議廳外的紅軍街上,大約四十幾位中老年人穿著紅軍制服,在薩克斯、鍵盤和鼓樂伴奏下唱起了《東方紅》等毛澤東讚歌。這些人中最年輕的56歲,年齡最大的81歲。

在井岡山,每年有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幹部來到黨校,接受進一步革命教育。中共黨史專家陳勝華在最近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對聽眾說,要響應習近平的號召,傳承革命先輩的紅色基因。

聽中共黨員幹部們說,這些活動效果不錯。今年49歲的中國央行工作人員Zhou Xiaojing正在參加為期兩周的培訓,包括關於中共理論和革命歷史的讀書、課程和小組討論活動。他在培訓的第二天告訴記者,他回到鄭州的日常工作中時,將從習近平提倡的井岡山精神中汲取力量。

之後他還重複了其他幹部在另外的採訪中也會衷心念誦的井岡山精神理念:追求理想、實事求是、艱苦奮鬥、依靠群眾,並稱其為生活的總指南。

Zhou Xiaojing說,他來到井岡山,發現自己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