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是「海水重污染指標」?事實查核中心出面狠打臉

2021-03-17 20:32

? 人氣

近日有網路謠言指出,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遭事實查核中出面打臉。(資料照,柯承惠攝)

近日有網路謠言指出,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遭事實查核中出面打臉。(資料照,柯承惠攝)

護藻礁公投成為焦點話題,近日有網路謠言指出,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出面打臉,強調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此謠言為錯誤消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前有網路謠言表示,宜蘭、花蓮、台東、屏東、小琉球和綠島幾乎沒有藻礁,就是因為這些地方海水夠乾淨、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

該謠言稱,就是只有在海水污染嚴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輪的到耐汙濁的珊瑚藻在此生長。該謠言還說,這種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就如同中國國民黨,無法存活在真正文明的世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唾棄。

近日有網路謠言指出,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取自臉書)
近日有網路謠言指出,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取自臉書)

針對這則謠言,事實查核中心為此求證專家學者,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副教授劉少倫指出,有沉澱物的水質不等於「汙染」,且藻礁在工業區興建前就有,不是因為工業污染才形成。此外桃園大潭地區施工後沒有常態化海浪進來淘洗,藻礁將被泥沙長期掩埋,長期下來藻礁生態會死亡,就是現在大潭藻礁G3區的狀況。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子皓也說明,是否因污染導致只有藻礁才能生長在這塊海域,還在科學釐清的階段,目前也還不確定為什麼桃園海岸有這麼大片的藻礁,海洋生態系的健康度不是單靠水體濁度來評估,每個不同的生態系統都有其獨特的生態系服務。

查核中心也詢問支持興建三接的學者,該學者說,藻礁不見得是污染的地方才會有,且「污染」的定義見仁見智,如果「污染」的意思是水的濁度比較高,和珊瑚礁相比,藻礁生長的環境水質確實較混濁,如果在水質清澈的環境,珊瑚礁就成為優勢,珊瑚礁的適合生存環境,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水要乾淨、清澈。

查核中心結論,藻礁適合有懸浮物、低光源、忍受砂子隨浪淘洗的水質環境,和珊瑚礁相比水質較混濁。此外,水體濁度是中性指標,屬於環境特色之一,不同生態系統有其獨特性,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污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故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

羅立邦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