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叛軍陣腳大亂 俄國人財兩失

2014-08-15 12:47

? 人氣

隨著烏克蘭政府軍的成功掃蕩,烏東民兵敗象已露,圖為烏國政府軍。(美聯社)

隨著烏克蘭政府軍的成功掃蕩,烏東民兵敗象已露,圖為烏國政府軍。(美聯社)

烏克蘭政府軍掃蕩東部民兵的行動日有斬獲,叛軍內部雜音漸起,多名政軍領袖紛傳去職,敗象已露。俄國強行運送人道救援物資的行為被基輔指為別有居心,國際紅十字會(ICRC)表明在俄國未提供物資清單前,將以烏克蘭物資為優先考量,而俄國在遭到歐美經濟制裁後,不只資金外流情況嚴重,深怕財產縮水的富豪也想盡辦法移民,為了支持烏東獨立,俄國將持續付出高昂代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烏東多名領袖去職

5月,在頓內次克地區人民舉行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聯邦後,便自稱為「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國防部長的史崔科夫(Igor Strelkov),14日在戰鬥中身受重傷後,傳出已卸任國防部長一職。

現年43歲、本名基爾金(Igor Girkin)的史崔科夫在俄國協助下領導烏克蘭東部民兵對抗基輔當局,但在上月17日,史崔科夫先於社群網站中宣稱擊落烏克蘭軍用運輸機,後來驚覺誤擊馬航MH17客機後,已讓烏東民兵與俄羅斯承受極大的國際壓力,咸認是為了平息烏東民兵內部的不滿聲浪,史崔科夫因此「扛責」下台,職缺已由原任空軍指揮官科諾諾夫(Vladimir Kononov)接任。

無獨有偶,原任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總理的波羅岱(Aleksander Borodai)一周前已離職,魯漢斯克人民共和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的領導人包洛托夫(Valeriy Bolotov)14日也宣布下台,一連串的領導人去職消息已讓西方觀察家察覺,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民兵政權恐已搖搖欲墜,但唯一不變的是,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仍將繼續他對烏克蘭東部的盤算。

人道救援恐成木馬屠城

普京14日於克里米亞半島城市雅爾達的契訶夫博物館(Chekhov Museum)接見文化界人士時表示,將盡一切努力結束烏克蘭東南部的軍事衝突,「停止血腥悲劇」。13日,載有約2000噸飲用水、發電機與嬰兒食品等人道救援物資的280輛車隊,浩浩湯湯的駛往魯漢斯克地區,沿路還有俄國直升機與軍車隨行,宣稱要提供烏東地區「迫切需要的援助」。

載有救援物資的俄國車隊。(美聯社)

但是,由於國際紅十字會沒有收到這批俄國救援物資的清單,況且基輔當局顧慮俄國此舉恐產生「木馬屠城」(Trojan Horse)效應,堅決不肯放行。據此,紅十字會負責歐洲與中亞事務的主管寇爾巴茲(Laurent Corbaz)14日已抵達基輔,準備在15日與俄烏雙方的紅十字會代表會面進行協調,他呼籲「人道救援就

是人道救援,不可以泛政治化」。

暫停於俄國羅斯托夫區的俄國救援車隊與隨行人員。(美聯社)

目前,這批俄國車隊仍暫停於羅斯托夫區域(Rostov-on-Don),紅十字會已表明,在任何協議未達成之前,俄國救援車隊不准進入烏克蘭,但已有記者目擊部分車輛開始闖關進入烏國境內。

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14日發表聲明,75輛載有800噸救援物資的車隊也將出發前往烏克蘭東部,另外,烏克蘭首富阿克梅托夫(Rinat Akhmetov)也宣布,自20日起也將提供至少1萬噸的救援物資給烏東民眾,各方急於爭取烏克蘭東部民心的用意不言而喻。

烏東仍承受砲擊

由於烏克蘭政府軍持續圍剿烏東民兵,戰事逼近頓內次克市中心,砲彈於日間不斷地落入住宅區甚至大學校園,夜間的空襲警報則不絕於耳,市中心的街道地面已被炸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彈坑,大部分居民開始離家前往臨時避難所暫住。

暫住避難所中的頓內次克居民。(美聯社)

避難所內一對夫婦對媒體表示,有天晚上兩人正在上網閱讀砲擊相關新聞時,家裡的廚房就被火箭擊中,「想來莞爾,但當時完全笑不出來」。烏克蘭政府軍與烏東民兵間的軍事衝突目前仍持續進行,但隨著烏東民兵的節節敗退,烏克蘭政府軍的軍事掃蕩行動預料即將進入尾聲。

頓內次克居民看著自己遭火箭擊中的廚房。(美聯社)

俄國人財兩失

自俄國遭受歐美經濟制裁以來,雖然俄國也宣布禁止歐美農產品進口來反制,但目前為止受傷較深的顯然還是俄國。

根據統計,俄國的資金外流速度越來越快,俄國經濟部粗估自6月以來約有1000億美金(約台幣3兆元)的資金外流,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8日表示俄國流失的國內資金約在2000億美元(約台幣6兆元)之譜,與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5月所預估的2140億美元(約台幣6兆4200億元)相去不遠。

一旦資金外流,將造成俄國盧布(rouble)貶值,俄國央行的儲備金也將不足,無法應付任何危機,同時,國外投資客對俄國的投資環境也將望之卻步,儘管仍有能源輸出的收入,但仍造成資金只出不進,已逐漸掏空俄國經濟。

普京14日在雅爾達行館中若有所思。(美聯社)

另外,從普京2102年5月就任總統以來,俄國移民人數成長了5倍之多,據統計,2010年的俄國移民人數為3萬3578人,2013年的移民人數已暴增至18萬6382人,其中大多為高資產淨值人士(high-net-worth),俄國族譜學家帕歷(Vladimir Paley)指出,7月以來,他的客戶數成長了4倍,「每個人都想找出自己的國外淵源,方便移民」,而這些大多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俄國富豪。

這場烏克蘭危機導致了俄國與西方國家間的嚴重衝突,這也是前蘇聯解體後衝突張力最高的一次,俄國全力支持烏東獨立所付出的代價明顯是人財兩失(losing of money and brains),而且還在持續中,不知普京是否覺得划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