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銅像、或者保留銅像,哪種態度才算誠實面對歷史?價值重估時代的哲學思考練習

2020-06-12 15:46

? 人氣

巴特博士認為,在這件事上沒有萬能方程式;尋求一把鑰匙開百鎖的方案會釀成大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說:「變量太多。所以我們不要一刀切。我們必須對具體個案進行具體分析。」

如何取捨

那麼,該從哪些方面考慮呢?

一個角度可以是評估某人的某種觀點或行為在他/她生活其中的那個時代是否典型,是否具有時代特徵。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對他們或許不必求全責備。

另一個角度是不當行為的程度,以及和他們的成就相比,這些問題有多嚴重,即功過如何切分。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有些政見和觀點如果放在今天,完全可以導致他被逐出政壇,禁止擔任任何公職。那些觀念令人鄙夷嗎?確實。但與他的成就和業績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

此外,還有一些可以從哲學上稱為「效果論」(consequentialist)的角度考慮,可以斟酌的幾個要點。路人對這座雕像有什麼感受?這一點又可延伸到相關的歷史是否在今天仍可引起共鳴。比如,一個中世紀武士,即便生前征戰討伐時無比殘忍血腥,其雕像在今天不會引起任何人心裏的不適感。

在這個意義上,羅茲雕像在南非開普敦招致的反感和敵意比在英國牛津要大得多。

塞西爾·約翰·羅茲(Cecil John Rhodes,1853年7月5日-1902年3月26日),英裔南非商人,礦業大亨與政治家。南非開普敦大學他的一尊塑像2015年遭破壞後移除
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塞西爾・約翰・羅茲(Cecil John Rhodes,1853年7月5日-1902年3月26日)塑像2015年遭破壞,之後被移除
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的納爾遜雕像
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的納爾遜雕像

還有其他一些枯燥乏味但十分重要的因素,比如推倒一座雕像的成本(這筆錢用在其他地方是不是更有所值?),這座雕像的藝術性和美學價值如何?

書寫歷史和集體記憶的構建具有深刻的政治和倫理色彩。

貝利奧爾學院旁邊有一個石碑,是烈士紀念碑(Martyrs' Memorial)。16世紀中葉,瑪麗女王當政時期,英國新教的主教們就在立石碑的地方被燒死。瑪麗女王是天主教,對基督教以嚴酷血腥的手段加以清除。

直到3個世紀後,19世紀中葉,才在那裏豎了這塊紀念碑。一個時代背景和原因是當時英國國教內部一些勢力對天主教會在英國影響不斷增大感到焦慮。

雕像和銘文匾牌通常放置在公共場所,目的是紀念。推翻這些雕像或重新命名建築物,這種行動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倫敦碼頭博物館前的 Robert Milligan 雕像被推倒前
倫敦城市博物館西印度碼頭館址前的米利根(Robert Milligan) 雕像2020年6月被推倒移除。他曾從事販奴蓄奴。
英國布里斯托的Edward Colston雕像被推倒後拖到港口扔進水裏,後來被打撈出來,凖備放入博物館。
2020年6月,英國布里斯托17-18世紀皇家非洲兵團軍官科爾斯敦(Edward Colston)的雕像被推倒後拖到港口扔進水裏,後來被打撈出來,準備放入博物館。他生前留下遺囑,死後把大量財產捐給當地各種慈善組織,因此布里斯托市內不少歷史古蹟、文化遺產跟他有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