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炒短線的民進黨年輕人保障名額

2017-04-09 06:25

? 人氣

筆者無意指責,但時下年輕政治工作者,多有理想,難有信念,更遠離基層,徒留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氣息。好比「公平正義」一詞掛嘴邊,但標準何在 ? 這之間相當深奧的倫理學爭辯,又多少年輕政治工作者理解 ? 除了渾身「感覺式的公平正義」出口成章,其他專業又在哪裡 ? 又有多少人願意從基層工作開始,去理解去整合,提出有信念的解決之道,而不是整天把「配套措施」四個字掛嘴邊,責任踢給行政單位。把文青行徑留給時代力量,民進黨應該要懂得務實面對政策和政治,要用既有的高度,找出合適的人選才對,如此一來也才能真的擄獲年輕族群的信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三、年輕政治工作者更在乎的是合理的工作環境

黨中央若是真的願意培養年輕人,應該要深入去理解年輕政治工作者的環境。這些朋友,更多數希望能夠成為專業幕僚而非舞台人物,但在初期,他們可能面臨3萬元不到的薪資,過了十年,若無機會擔任公職,他們可能僅僅只值四萬出頭。他們提心吊膽,因為每次選舉都有失業風險;勞基法對他們而言,從來都是有名無實,政治工作鮮有制度,更難以申訴;他們必須擔心遇到不好的老闆,怕不被受重視、怕被用錯地方、怕換辦公室,因為政治圈更有忠誠的問題;最糟糕的是,當他們辛苦了十年,想離開的時候,35多歲的他們,將被「無專業」三個字劃上等號,幾乎沒有一家企業願意接受政治工作經驗。年輕人的政治生涯,因為運氣往往比實力還重要,導致劣幣往往驅逐良幣。如今又多了保障年輕人選舉,充其量只是更加保障這些幸運兒罷了 ! 對整體年輕政治工作者而言,毫無助益。

說到底,民進黨保障年輕人的提名策略,到底信念是什麼 ? 欲改變的目標是什麼 ? 媒體所說的這十個試辦選區,多有被點名的年輕人,各個都是立委口袋裡的名單,這樣的提名又符合信念嗎 ? 能被其他人所接受嗎 ? 如果沒有辦法回答這些問題,那這年輕保障策略,最後只是滿足了派系分配,而在選舉上,也只剩譁眾取寵的價值。

時代力量公布的提名標準,考量專業、品格和台獨理念,並沒有年齡限制;民進黨若欲利用年輕人保障名單與之對抗,民眾一眼便高下立判,不是嗎 ? 民進黨是執政黨也是立法院最大黨,真的應該發揮出執政應有的高度,落實黨內民代考核制度、合理化年輕政治工作的薪資待遇、多元且長期建立選才和培養管道,讓流動性增加,這才是標榜改革的執政黨應有的高度和作為。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