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守門人》選摘(2):我們來採訪吧─團隊成形

2014-11-01 05:24

? 人氣

說到底,如果不是困惑於主流媒體的報導與議場內學生在臉書上發表的動態不一致,我們不會決定到現場採訪。怡玫說:「因為希望瞭解抗議人士的訴求、背後的原因與脈絡,因為我們看見的是場外安靜有秩序靜坐的人群,和各大學教授的街頭民主教室,但這些媒體都不報。於是我想,至少在學校裡,我們沒有特定意識形態、沒有媒體立場、沒有主管意願限制,我們還擁有完全的新聞自由,可以實現心中的新聞理想,還能秉持『真實』的理念。所以,既然主流媒體不報,那我們來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參與,我們報導/新聞 e論壇提供)

如同訊息所呈現的,怡玫提出現場報導團隊構想後,眾人附議,彥瑜提出報導方向可走人物側寫,伊萱認為應該奪回詮釋權,貞樺建議租借4G基地台便於傳稿,筱婷提醒現場報導需要之器材。各部分都到位,採訪團隊的雛形就此出現了。

我們一開始只是想盡量呈現抗爭運動中人們的訴求與動機,把在現場看到的事情報導出來,做成一則則的觀點報導,佳勲更具體地提出「百人大告白」的採訪企畫,以採訪參與者的真實想法。怡玫回想大家迅速組織起團隊的情形:「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群熱血的新聞人,希望用自己的筆來記錄事實。始於一股想採訪報導的衝動,完全沒有考慮之後的發展、沒有考慮組織的架構、也沒有考慮人力的分配,憑藉的完全是一股氣—戾氣、血氣、勇氣。」

帳篷下的編輯台

開始自己報導新聞後,原先聯繫大家安危的LINE群組便轉變為採訪工作用群組。如果當時你在現場,會看到兩、三人一組的台大新聞所學生或手持攝影機、照相機採訪;或蹲坐在馬路邊用電腦打稿。因為臨時無法架設報導網站,又希望有個平台可以集中發布大家的作品,就借用了「台大新聞E論壇」的粉絲專頁,並在三月二十日發布了第一篇反黑箱服貿運動抗爭現場的人物報導:〈親子共學團體─張媽媽、巫爸爸〉。這個粉絲專頁原是台大新聞所擺放學生作業的平台,當時粉絲數是八百九十人,誰也沒想到後來會引來十餘萬人的關注。

(沒有猶疑,沒有懸念,那一刻不必轉身,就成為記者/新聞e論壇提供)

那時我們沒有固定的帳篷、桌子和椅子,只見到濟南路舞台旁,主辦單位原本給媒體設立的帳篷區還有空位,就先行坐下打稿。其餘沒有椅子和桌子的E論壇記者就繞著帳篷席地而坐,用電腦打稿、4G基地台傳稿。E論壇的第一天就是在如此克難的情形下開始的,當時的畫面讓嘉軒留下深刻印象:「一到濟南路上的E論壇編輯台,看見大家十餘人3蹲坐在帳篷裡及路邊低頭不斷打字,大半夜的天氣十分冷,於是我與筱婷一起去物資組幫大家拿了睡袋及熱薑湯。拿著熱騰騰的薑湯回到帳篷內,看著努力做報導的大家,我突然覺得很感動,於是用手機拍下了那個畫面。當時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繼續報導下去。」

*本文為《街頭守門人》(新聞e論壇/衛城出)第一章〈為歷史翻頁的新聞人〉選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