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年輕人誰還買得起台北房?加速加大打房力道吧

2014-04-19 15:11

? 人氣

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飆到15倍的全球第一,年輕人大概沒幾個買得起了。(呂紹煒攝)

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飆到15倍的全球第一,年輕人大概沒幾個買得起了。(呂紹煒攝)

30歲以下的年輕人,誰還買得起台北房者請舉手?沒人吧!除非有富爸爸,應該是沒人。因為,台灣,終於超越香港成為全球第一了!營建署最新公布的房價所得比,台北市是15.01倍,小勝香港的14.9。下周財政部與台北市政府就要會商打房事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北市房價之高應已無需多言,甚至連新北市也是「貴森森」,其房價所得比12.67倍,雖遜台北市的15倍,但新北市的一級區價格其實已與台北市接近。大部份年輕人都沒有在這些地區購屋的能力,連算是台北市房價較「親民」、位於較邊陲的文山區,平均一戶房的開價都在1500萬元以上、每坪單價超過50萬,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

房價高漲,許多人買不起,但卻也同時出現近百萬的餘屋無法去化,空屋率達10%以上。為什麼?除了部份是鄉下已廢棄的空屋吧,其餘的空屋,答案很簡單:投資囤屋,等待獲利。

華人篤信斯土斯有財,炒房慾望深植基因中;再看華人世界的發展,房地產長期趨勢幾乎都是看漲不看跌,許多大財團也是靠房地產起家。對有錢人而言,有餘錢就買個房地產,就算不出租,「放著等增值」也是好投資。

何以致之?因為依照台灣的法令制度,從持有到交易房地產,需要繳交的稅都低,等於變相鼓勵炒房、投資房產。

房市多頭時,買賣房地產,一來一往之間,獲利時常超過百萬甚至數百萬元,但只要繳交極低的增值稅,如果買賣時間短到政府來不及調高公告地價、公告現值,連這一點稅都省下。

房市投機大戶「劉媽媽」買的帝寶,6年內轉手賣出大賺2億,如果是課資本利得稅,不論單獨課或併入所得稅,至少要繳7、8千萬元的稅,但在現制下大概只能課到數百萬元之譜。

萬一倒楣碰上房市空頭呢?放著吧,等一等總會漲上去,因為,持有房地產的成本低,每年繳交的房屋稅、地價稅,是以各地方政府的評議委員會評定的價格為課稅基準,而其評價往往只是市價的5成上下,更兼稅率低。

市價2.6億的帝寶,一年繳交的房屋稅原本只要7.5萬,市府徵收豪宅稅後才增為30萬,但還是比其管理費低廉許多。難怪頂新魏家一口氣買了14戶─因為自住、投資兩相宜嘛!2008年之後的全球低利率、資金潮,更是助長炒房之風,因為持有成本實在太低了。

財政部有意從稅制下手,是正確方向;而且,包括交易與持有面都該有所著墨。交易面,最重要的是回歸有所得就要課稅的基本賦稅精神。實價登錄上路後,政府較能掌握房地產交易價格,因此可採實價課稅,房地產獲利必須繳交足額的資本利得稅,房、地合一課稅勢在必行;對長期持有(如8到10年以上)者,考慮到通膨因素與現值不易計算,可以有其它方式處理。

至於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方面,除了以實價登錄資料為依據,提高調整評價的頻率,讓課稅依據的價格貼近市價外,對持有多戶房屋者,稅率應大幅拉高。如果作得到,帝寶每年的房屋稅就不會是區區的30萬,至少也會拉高到2、3百萬元以上。

國內目前的經濟情勢,央行不可能片面拉高利率去打房,因為整體經濟可能會死得更快、更難看,而且,以利率調控亦非制度面變革的長遠之計,只有改變稅制,從根本上遏止炒房風,才是治本之道。雖然此改變牽涉到的技術細節仍多,但政府也該了解問題的嚴重性與急迫性;這次學運,其實就有著年輕人對社會分配不公、前景茫然的憤怒與反彈,而房價的高漲又是其中重中之重。財政部加把勁、下重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