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理性崩壞下 被犧牲的台灣

2014-03-27 12:03

? 人氣

服貿爭議似乎已經成為無法理性辯論的議題,但是,當理性崩壞的時候,民主還能重生嗎?(王立柔攝)

服貿爭議似乎已經成為無法理性辯論的議題,但是,當理性崩壞的時候,民主還能重生嗎?(王立柔攝)

台灣再這樣下去大概就要崩潰了。我不是指藍綠分裂這種小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情是這樣的。剛剛一個不小心,順著別人的討論去點了服貿協議的印刷條款。一般網上常見的說法,是說台灣這個條款對中國完全開放,沒有類別限制,而中國對台灣有很多限制。根本沒有讓利,台灣談判力完全失敗。

可惜我不小心點進去看的結果,那些印刷條款說的事情卻是這樣的:

大陸來台灣只能投資現有印刷廠,所以台廠如果想升級設備,這反而是利多,因為你多了籌資的來源。從這個角度看,台灣全部開放的意思是大家都可以籌資,如果跟大陸一樣加上限制,排除圖書印刷廠,那不是把這些廠的籌資管道減掉了嗎?

而台灣去大陸投資類別雖然有限制,但你是可以開辦新廠、新事業的。如果是包裝印刷,還可以獨資,大陸的限制主要就是圖書類印刷廠不許獨資。

(條文如下: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在臺灣設立合資企業,提供印刷及其輔助服務。大陸服務提供者限投資臺灣現有事業。大陸服務提供者總股權比例不超過 50%。)

這明明是台灣大佔便宜的條件不是嗎?但我們在網上看見、聽見的證詞、懶人包,全部是相反的。他們說了一半的事實,卻隱藏了另一半的事實。

而這還不是路人、鄉民這麼說,許多學者教授也這麼說,臉不紅氣不喘。

我現在這時候再來計較條文內容看來有點呆了,誰管你條文長怎樣,後面是中國,是一隻整天要吃掉你的怪獸,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當然要反對。

雖然我寫過幾篇看似贊成服貿的文章,但我其實對服貿沒什麼意見,因為我無法判斷整體到底是好是壞。我能判斷的是那些拿出版自由快要被消滅做說詞的恐嚇,我不忍心看著台灣最有威力的文化軟實力,被當成可憐兮兮的小媳婦,才會寫文章反駁。

對我而言,有這些服貿爭議,最讓我頭痛的不是意見分歧,而是選擇性呈現片段資訊的人太多。每個人都只用切碎的條文支持自己偏頗的論證。

在兩極對抗激化之下,什麼東西拿起來都是武器。我有許多聰明的朋友,毫無心理障礙地拿著無腦的懶人包大力轉發。我無法相信憑他們的才智會看不出其中的疏漏和偏頗,但根本沒有人在乎,拿到手上就是菜,講錯了,就是武器,就可以用。

這一次台灣的崩壞是理性的崩壞。我們破壞了基本論證的互信基礎,如果一個理性的人他想相信自己一方的文章,他會變得特別困難,他得去比對原始出處,然後才發現,嚓,又上當了。屢試不爽。

想要尋找真相的人必須自己做功課,自己去求證,甚至最基本的條文都要自己看,自己查資料去搞懂那些詰屈聱牙的術語。而且沒有人的文章全然可信。台灣從來沒有出現範圍這麼廣的大學習潮過。

但這中間巨大的時間損耗與互信的喪失,則是最讓人憂慮的。人類之所以成為社群物種,因為大家可以分工,整個社會彼此依賴,互相憑藉,不只生產效率更好,每個人可以站在別人的既有成果上往前走,社會進步得更快。

但如果別人的既有成果其實是錯的呢?我們站在虛假的成果上往前走,不只會吃苦頭,甚且是致命的。

從戰鬥角度看,兵不厭詐,任何論證都要為我的鬥爭服務,這個可以理解;但從社會的整體利益而言,這樣的戰鬥其實是對台灣的傷害。每個人如果想要了解這整件事,唯一可靠的方法是他得「重新發明輪子」,自己去看那糟糕到可怕的條文。

在建立真實可靠的事實基礎上,整個台灣知識圈、媒體圈,已經完全失能,每個人都自甘成為戰鬥的一方。對方的觀點火力全開,己方的唬爛照單全收。 現在如果要寫服貿的學術論文,別說對方的論證,你連己方的論證都不敢放心用吧?如今論證只剩下洗腦功能而已。 我們無法建立基礎的可靠性,文明就無法累積,台灣社會整體的智識累積都成為虛妄。當我們在統獨藍綠的戰鬥中鬥志昂揚的時候,整個台灣已經成為戰場上無人理會的犧牲。

*作者為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