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討論是否廢死?英人權專家:台灣應討論如何廢死、何時廢死

2016-10-08 09:00

? 人氣

「死刑計劃組織」執行長雷紹爾(Saul Lehrfreund)6日指出,簽署ICCPR之後,台灣現在的思考不是要不要廢死,而是如何能達成廢死。(李振均攝)

「死刑計劃組織」執行長雷紹爾(Saul Lehrfreund)6日指出,簽署ICCPR之後,台灣現在的思考不是要不要廢死,而是如何能達成廢死。(李振均攝)

死刑存廢在台灣極具爭議,前民進黨政府曾多年未執行死刑,國民黨上任後簽署聯合國《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卻恢復執行,且執行多次。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國外人權專家關切台灣能否落實廢死,「死刑計劃組織」執行長雷紹爾(Saul Lehrfreund)6日指出,簽署ICCPR之後,台灣現在的思考不是要不要廢死,而是如何能達成廢死、何時能廢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雷紹爾與英國工黨議員施凱爾(Keir Starmer)、英國司法精神醫學會創辦人之一的雷瑞德(Richard Latham),5日起在台灣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與官員、立委、律師、法官、檢察官、NGOs、學生等討論死刑、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等議題,6日在英國在台辦事處代理處長陶戴明(Damion Potter)陪同下與媒體座談。

雷紹爾:國家對死刑態度 會讓該國被歸類成有人權或阻礙人權國家

在1992年共同創立國際NGO「死刑計劃組織」(The Death Penalty Project)的雷紹爾指出,當時全球僅35國廢死,如今已109國,另外,30多個仍保有死刑的國家則實質廢死、未再執行,全球75%的國家已不再使用死刑,短短24年內變化非常大,每個國家達成廢死的方式和所需的時間不同,但「死刑有違基本人權」是大家共同的理解,尤其因死刑違反生命權、也不人道。

已來台多次的雷紹爾說,他們不是來教台灣如何處理死刑議題,也不是他們比較懂,然而,廢死已是很多國家做外交的重點,但不是用很專斷的方式,而是透過溝通、對話,讓有死刑的國家知道為何廢死很重要,這些國家很多都不民主,是否廢死,「國家必須自己決定」,在這個議題上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涉及該國在國際上,會被歸類有人權的國家或阻礙人權發展的國家。

批准ICCPR就有義務廢死 雷紹爾:要討論如何才能達成

自2005年底起,台灣暫緩執行死行政策,並在2009年將ICCPR納入國內法,但從2010年開始,國民黨政府恢復執行死刑,6年共有32人被執行死刑。

雷紹爾指出,批准ICCPR的國家「就有義務廢死」,對台灣來說,「思考應轉向」,不再是爭論否要廢死,而是要討論「怎樣做才能達成廢死、以及什麼時候要廢死」,這是ICCPR的要求;ICCPR是在超過50年前草擬的,隨著社會、人權觀念的進步,對公約的解釋也有變動,他們訪問的目的,是協助台灣理解受公約保障的人權是什麼、簽約國對落實人權保障的職責在哪。

台灣反廢死挑戰並不特殊 英國當年這麼做…

雷紹爾表示,台灣遇到反對廢死的挑戰並不特殊,已廢死的109國也有類似經驗,民眾對死刑的態度、被要求廢死是否侵害國家主權等看法,都需要被挑戰;另外,也須想想刑事司法制度的問題,任何制度的本身都不完美,制度不是機器或電腦組成,是人組成的,人雖努力做到公正,但很多原因會發生,導致不可能每個判例都公正,了解到這點,就會質疑死刑是否適當,因為總有無辜者被判刑,甚被處決;美國是很好的例子,美國有165名死刑犯被證明是無辜,以美國死刑犯人數來看,約1/10的死刑犯是無辜的,「這數字很驚人,但卻是真的」,而且這不只發生在美國,很多其他地方也是。

Mr Saul Lehrfreund出席,英國前檢察官等3人來台,討論廢除死刑議題記者會。(李振均攝)
雷紹爾表示,台灣遇到反對廢死的挑戰並不特殊,已廢死的109國也有類似經驗。(李振均攝)

台灣多數民調顯示仍有8成民眾反對廢死,媒體詢問英國的經驗。施凱爾指出,包括英國,每個國家都面對多數民意支持死刑的挑戰,反對廢除死刑者提出其文化、傳統的特殊性,主張死刑在其社會仍有必要。

英國在1965年廢死,施凱爾說,當時民意仍支持死刑,之所以能廢死,主要是因:1.強勢的政治領導(strong political leadership),當時領導者都認為死刑本質上就是錯的,不想再有任何死刑;2.當時成立皇家委員會調查死刑如何執行,讓死刑不再抽象,調查呈現的證據,看了就對死刑的執行很不安。

他表示,英國的現象很有趣,廢死後,社會不再討論死刑,沒有呼籲恢復死刑的訴求或期望,大家都接受以終生監禁代替死刑,民意隨著時間就改變了。

死刑廢除與否是是否進步的象徵

施凱爾指出,民意支持與否當然重要,每個政治人物都要選舉,擔心落選,但若政治人物有勇氣,民眾對死刑有更多了解,民眾的看法就會改變;廢除死刑與否已是國家是否進步、有前瞻性,或是守舊、不願改革的象徵。

Sir Keir Starmer出席,英國前檢察官等3人來台,討論廢除死刑議題記者會。(李振均攝)
施凱爾指出,民意支持與否當然重要,每個政治人物都要選舉,擔心落選,但若政治人物有勇氣,民眾對死刑有更多了解,民眾的看法就會改變。(李振均攝)

雷紹爾則表示,「死刑計劃組織」曾在全球各地與學術機關合作研究,發現民眾對應否廢死的看法「不是非黑即白」,而關係到民調怎麼做,例如「問題陳述方式、問題順序、提供給受訪者的資訊有多少」等等,如果問得很抽象,例如「你是否支持死刑」,絕大多數支持,但如果問「你有多強烈支持死刑」,就會發現,多數不會強烈支持死刑,年輕一輩也較老一輩不支持死刑,因為他們成長在死刑逐漸消失的年代,死刑也受到越來越多質疑。

雷紹爾說,他了解亞洲有論者主張死刑是加害人應得報應,所謂「以眼還眼」,但社會在變,在英國曾存在的死刑、酷刑現在都被視為是野蠻、不文明、不可接受的;他並引用甘地的名言,「以眼還眼,只會讓全世界都瞎掉」(An eye for an eye and the world would be blind),提供另一種思考這個問題的角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