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人語》當一堆投資門外漢看壞香港前景,來開戶放空港股,我就知道低點到了...

2019-09-07 15:52

? 人氣

香港「反送中」民眾發起「全民三罷」,也就是「罷工」、「罷課」及「罷市」。(美聯社)

香港「反送中」民眾發起「全民三罷」,也就是「罷工」、「罷課」及「罷市」。(美聯社)

近期社會動盪,加上中美貿易問題陰霾密佈,筆者三月份的離場動作是做對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筆者常常跟讀者們說,對投資及買賣操作最有啟發性的資料,未必是那幾份充滿生命力及色彩的研究報告,或是那一番滔滔不絕充滿學術字眼的言論,而是在生活上洞察到的先機。

日常閒談中 洞察大跌風險

幾個禮拜前,我分別到訪兩家勞力士的專門店,跟我兩位相熟的店員「吹水」(閒談)。我問他們今個月的市況怎麼樣?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跟我說,他們的營業額下跌幅度及裁員數目,都是同樣慘淡。

位於尖沙咀的那位店員,跟我說:「以往我們每日平均可以賣到大約10至12隻錶。過去一個月,我們每日全天只賣到3、4隻錶,即是比去年生意少了6成,甚至差過沙士(SARS)時期。上個禮拜,亦有兩位同事被辭職。」

位於香港中環結志街的一個大牌檔舖位。(取自維基百科)
香港中環、銅鑼灣一帶商家,受連續數月的「反送中」示威影響、損失慘重。(取自維基百科)

上星期,我也到訪過一家位於銅鑼灣的勞力士二手錶店鋪,跟那一位相熟的老闆「吹水」。他說:「較上一個月,最近突然好多人拿著自家手錶來變賣。我記得上一次2008年股災前幾個月,也是突然間好多人上門變賣收藏。每次香港經濟『雪崩』前,都會先看到客人變賣奢侈品!」

當然,大家近來想必都觀察到,很多人都在討論移民,把物業高位套現,賣掉股票先行離場。近來的國際事件跟香港的社會運動,在在嚴重影響港人的投資意欲。

相信就連一位沒有投資學知識背景的中學生,也都會立刻知道,香港經濟現時是不好。

市場情緒一面倒 實已反應悲觀預期

那又怎樣?股市就會「合理」下跌?那麼全香港人都沽空期指、買跌,不就全香港人都可以發財啦?

還記得嗎?當一件事情太過明顯得不靠譜,連從來對移民提不起興趣的人,都忽然跟你討論MM2H(Malaysia My Second Home,馬來西亞投資移民計劃)的資料時,往往正是時候問你自己:「其實股市及樓市近來的跌勢,會否已經先行反映了以上的壞消息?」

2018/2019跨年煙火,馬來西亞吉隆坡(AP)
馬來西亞執政黨變天後,又成有意移民的香港人熱衷去處之一(AP)

還記得嗎?股市往往比經濟領先6個月去運作,亦即股市的價格影響,是受市場對未來預期的影響,已經發生、或「實質」正在發生的事情,並不是主導因素。

港股走勢可能急跌,但亦可能很快見底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是因為現金流模型的預測嗎?不。是因為基本因素量化分析背後的啟發嗎?不。是因為一份來自券商獨家提供的經濟/股市秘密研究報告嗎?不。

是因為散戶的啟發。

這個星期一下午,筆者跟自己一間相熟的本地證券商分行經理閒聊,他說:「近來好忙,好多家庭主婦說要開戶頭、買賣期指。但就連解釋「期指」到底是什麼,都得花上好一段時間,他們才才聽懂。」正當我想說:「哇,他們現在想開始投資,而且還是用高風險的期指下場玩,這肯定是一票操盤高手?」那經理說:「根本不是呀!根本相反,個個都說因為社會動盪問題,覺得恒生指數會大跌,所以想開個期指戶口、來放空指數。」

反送中期間港股變化
反送中期間港股變化

不宜過份看淡

筆者覺得,港股後市一定會很崎嶇不平,甚至有崩盤風險。但當筆者理性地回望過去的歷史,包括1967年暴動事件,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事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移民潮事件,發現事件過後,股市跟樓市最後都將慢慢正常化,移民海外的人最終亦慢慢回流香港、重新入市置業。

所以,現階段我們不應再對香港的股樓兩市,看得過分極端的悲觀;不必再以為未來的景象,會好像2003年那樣跌得那麼漫長。

人們總是以為,自己正身處一場發生在宇宙中心的重大事件(包括中美貿易,香港的社會運動皆如此),認為它是前所未有的問題。可是,人類其實是很渺小的。

1945年,香港人經歷過日本統治、購物一律要使用日本軍票的時代,2003年,香港人又經歷過以為樓市會「玩完」的時候。對於2019年的人來說,因為這些都只是在歷史書中的事情,也許感受不深,而且度過那些艱難時刻,恒生指數還是在60年代順利誕生,而香港樓價到現在還是居高不下。

現在我開始明白到,為什麼那些於1967年「六七暴動」期間,曾經整整四天沒有一滴清水可用的老一輩,對眼前當下發生的中美問題、香港問題,竟看得如此淡定。

所以,當你跟有經歷的老一輩討論當下社會困境時,他們不會有「唉,今次慘了,死定啦,好大件事,一定玩完...」等種種恐慌跟過敏反應。

「淡定點,錢終究會落袋的。」

作者為香港資深金融業人士,操盤部位30億美元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一個香港基金經理的勇敢告白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