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上,我們都沒有掉淚:《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用孩子視角,道盡社會殭屍般的孤獨

2019-07-17 11:46

? 人氣

《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演出當代社會人群缺乏情感且厭世現象(圖/佳映娛樂)

《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演出當代社會人群缺乏情感且厭世現象(圖/佳映娛樂)

2019 日舞影展全球劇情片類評審團特別獎|2019 柏林影展新世代青少年評審團特別獎|2019 金馬奇幻影展東瀛狂想單元—《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 金馬奇幻影展04/16、04/17播映。

07/12(五)全台上映。

---------以下有雷慎入---------

劇情簡介

現實太荒謬,不值得掉眼淚!

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四個陌生的孩子,光(二宮慶多 飾)、石(水野哲志 飾)、竹村(奧村門土 飾)、郁子(中島SENA 飾),在火葬場遇見了沒有掉淚的彼此。

他們的父母在同一天火化,小部分像起司粉被留了下來,大部分被帶往藍天隨風而逝。13歲的他們活像喪屍,沒有夢想、不知去向。

他們離開校園,受街友啟發,在垃圾堆與社會邊緣組團,展開一場搖滾冒險。分不清死活的小喪屍樂團,即將以無感吶喊炸出暢銷金曲!

(圖/佳映娛樂)
(圖/佳映娛樂)

能將「無感」拍得如此有感,能把「厭世」呈現的這般華麗熱鬧,大概就是這部《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了。

比起看起來跟唸起來都滿驚悚的中文片名翻譯,原本的We Are Little Zombies(ウィーアーリトルゾンビーズ)更貼近長久允導演的原意。你我皆知殭屍就是行屍走肉,毫無生氣的一種汙穢存在,應是人死後才會變成的不潔生物。可是近代社會裡,人們活得越來越制式化,僵硬的順從著運作法則,看似有目的做著很多事,可實際上這些目的就像餌料,用來驅動你我的身軀去做事。而我們之所以做這些「事」,只是因為「他人期盼你做」、「因為大家都這樣做」所以去做,可能是父母、社會、輿論等等。自己或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身體在動意識卻空白一片,就像一隻隻活著的殭屍荒謬可笑。

人們總說,長大後人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被迫扼殺自己曾有的夢想,為了符合期待諂媚逢迎而隱藏情感、情緒。而這樣的現象在年齡上有逐漸下減的趨勢,不只是大人,就連青少年都茫然度日。長久允導演的《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就是以青少年視點談論日本當今現象,他以獨特的呈現手法及切入面完成這部作品。如上所述,人們很多言行舉止都在無形間受到了控制——那種名為「期待」的控制。大家太常用著「因為每個人都這樣,所以你應該也要怎樣」的情緒勒索評斷他人,好像你不跟著這樣做你就是怪、你就是沒心沒淚。電影裡的四個小主角,在同一天參加了各自父母的喪禮;但面對父母死亡,他們卻都沒有掉下一滴眼淚。身旁的大人都認為他們該要悲傷、會難過,可是他們沒有。

(圖/佳映娛樂)
(圖/佳映娛樂)

「我們是殭屍,但我們活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