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變成「一國兩魘」香港記協:港媒「深陷中國意識形態控制」

2016-07-03 18:24

? 人氣

香港民主運動人士聲援被中國「跨境綁架」的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美聯社)

香港民主運動人士聲援被中國「跨境綁架」的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美聯社)

香港記者協會發表2016年言論自由年報,表示香港的「一國兩制」在北京政府加強意識形態的控制下受到更嚴峻的挑戰。今年的年報以《一國兩魘:港媒深陷意識形態戰》為主題。記協執委會主席岑倚蘭3日指出,中國在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更加強對意識形態的控制,也將控制力延伸至香港,令高度自治的香港「一國兩制」政策「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報告發佈前,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2日在一場論壇上稱,雖然有不少外國機構指出香港新聞自由狀況變差,但她自己卻未能聽到相關實際例子。岑倚蘭評論說,林鄭月娥的言論與社會普遍認知有落差,且她身為香港高官,卻對新聞自由採取「無視」的看法,讓岑倚蘭懷疑以梁振英為首的特區政府「改善新聞自由的心有多大」。

2016年言論自由年報編輯、香港記協前主席麥燕庭對BBC中文網進一步說明,她表示「一國兩制」發展到香港主權移交至今19年,已經變成「一國兩魘」──一方面香港人憂慮北京的控制力伸入香港,影響言論、出版、新聞自由,另一方面中國也擔心香港高度自治和制度可能滲透到內地,威脅到其絕對的控制權。

但麥燕庭認為中國的擔憂是「無謂」的,因為彈丸之地的香港不可能影響整個中國,但北京政府卻基於這樣的擔憂,進一步加強對香港的控制。

香港記協副主席任美貞也對BBC中文網說,記協最不願意看到「香港媒體兩極化」,應該是要有多元的聲音,但記者、新聞媒體出現「被改稿」、所提的選題不被上級編輯接受等等打壓行為,媒體被迫往極端方向走。

有記者問到中國資金投資香港媒體的狀況。麥燕庭表示,現在香港26個主流傳媒中,有31%是中國政府直接控制,或由中資佔大多數,用這樣的方式控制言論自由,或將香港媒體納入中國成為「大外宣計畫」的一部分。

面對中國資金進入香港媒體的情況,岑倚蘭認為,成立門檻低的新興網絡傳媒可以做為突破口之一。但親北京一派亦可以利用網媒傳播意識形態,因此「市民應該擦亮眼睛」。記協也呼籲香港政府公平對待網絡媒體,讓網媒記者和學生記者也能像傳統媒體記者一樣獲准進入政府處所,及取得政府發放的資訊。

香港記協副主席任美貞(圖左)、主席岑倚蘭(圖中)、2016年言論自由年報編輯麥燕庭(圖右)7月3日舉行記者會。
香港記協副主席任美貞(圖左)、主席岑倚蘭(圖中)、2016年言論自由年報編輯麥燕庭(圖右)7月3日舉行記者會。

挑戰不斷

香港記協在3月時發表的 「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調查已經指出,2015年新聞工作者及公眾對新聞自由觀感的指數都較去年下跌,已是連兩年下跌。3日發表的年報中指出,85%受訪的新聞從業人員認為新聞自由轉差,亦有45%的公眾有此看法。

今年4月美國人權組織 「自由之家」公佈報告,香港銅鑼灣書店員工失蹤及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收購香港具有領導地位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也被提及。該報告將香港新聞自由度評為第18名,屬於「部份自由」地區,低於台灣、日本、韓國。

麥燕庭說中國從來沒有一份「禁書名單」。
麥燕庭說中國從來沒有一份「禁書名單」。

上週五(1日)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對銅鑼灣書店事件評論,王光亞認為 銅鑼灣書店店主林榮基在香港出版批評內地政治制度書籍,再拿到內地售賣,就是破壞「一國兩制」。

麥燕庭在記者會上稱王光亞的說法「荒謬到不需再多說」。她說中國從來沒有一份「禁書名單」,為什麼在香港出書,人到了中國就要接受中國法律的規管?她認為這是對意識形態的打壓。

她也表示聽過傳媒中國組的主管收到來自北京的指示,指出「不要胡亂點評習近平」,她質疑,在一個有言論自由的地方,有人做得不好,為什麼不可以批評?而記協也表示,不只是北京施壓,香港傳媒「自我審查」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記協繼續呼籲香港政府訂定《資訊自由法》與《檔案法》,確保新聞工作者在內的香港居民有適當渠道獲得政府資訊和文件。政府業應該以更「開誠布公」的方式對待傳媒,多召開記者會,而不是撰寫網誌的單向溝通方式回應事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