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雄觀點:教改失敗,詐騙橫行,李遠哲難辭其咎

2024-05-03 06:50

? 人氣

而將偽實證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當屬如周玉蔻之流的媒體人物。他們以不實的爆料來順遂特定的政治目的,屢屢被告卻屢敗屢犯。這無異是把媒體的貞操拿來自我作賤,其人格之卑劣,可見一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影響所及,亦蝕化了維繫社會安定的司法正義,因此台灣處處可見取巧的立法,公然的玩法,投機的執法,以及恐龍的判法,導致台灣的法治不公不彰,人民對司法極度不信任。

更深層的,則是傳統倫理道德的全面潰散,使得是非標準模糊,善惡難辨。我們與惡與善的距離往往只是一線之隔,端賴個人感官經驗的認知與政治立場的偏好。如此一點一滴,台灣失敗的教改,逐步鬆動了維持我們社會安定的兩大支柱:法治與道德。

李遠哲身為教改的召集人,站在權力的制高點,卻在局勢失控,惡果已然造成之後,對外撇清關係,甩鍋教改的責任,實在是讓人看不起。

士分三等。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上等也。宗族稱孝,鄉黨稱弟,次等也。言必有信,行必有果,下等也。李遠哲主導的教改,30年後,已被證明是一個無法回頭的錯誤政策。李遠哲作為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卻多方介入台灣的地震救災、政治鬥爭、教育改革,結果到頭來樣樣失敗,多方多面禍害台灣。如今垂垂老矣,仍堅不認錯,既枉稱士,更談不上是一個知恥的知識分子。

教育的本質在於品格的塑造,沒有人品,侈談民主與進步。今日台灣,詐騙橫行,正是過去二三十年以來教育失敗的惡果,李遠哲可說是難辭其咎。

今天台灣要撥亂反正,唯有回歸法治與道德。主政者必須把這兩大支柱,重新放進「教育的核心價值」,因為少了法治與道德,自由與民主只是變裝的獨裁與專制。如果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只會一味地去討好迎合年輕的世代,那麼我們不但是在浪費他們生命的資本,更是在摧毁他們的未來。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志雄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