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專欄:笨蛋,問題在政治!

2017-01-07 06:30

? 人氣

2017年蔡政府的挑戰極為險峻。圖為總統蔡英文2016年末視導航特部601旅。(總統府)

2017年蔡政府的挑戰極為險峻。圖為總統蔡英文2016年末視導航特部601旅。(總統府)

2017新年伊始,元旦假期剛過,行政院就大陣仗開記者會,並找央行總裁彭淮南加入,針對「一例一休」立法和政策實施所導致的相關問題加以反應,希望透過政策說明來平息受到修法衝擊的各行各業的怒火、蠢蠢欲動的物價上漲、和疑慮漸深的廣大民怨。執政當局疾言厲色的政策溝通與說服有用嗎?恐怕很有限。因為火已經燒起來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7政局這樣開場,不是好兆頭。顯示的難道又是一個庸庸碌碌、紛紛擾擾、吵吵鬧鬧的一年嗎?沒人樂見這種情況發生,但擺在眼前的世界局勢和蔡政府的施政風格卻很難不讓人憂心忡忡、惡夢成真。

展望2017年台灣所處的內外環境和政府擬推動的各項重大政策,可粗略地勾勒出十個可能的事態發展:

第一、整體台灣經濟將續呈現遲滯發展狀態,簡單的說,經濟短期內好不起來;

第二、兩岸政治關係將愈趨緊張,甚至劍拔弩張;陸客不來,改派軍機航母來;第三、國防外交領域,在兩岸關係吃緊下,正逐漸繃緊神經;

第四、年金改革且戰且走,已逼近攤牌時刻,屆時一翻兩瞪眼,後果難料;

第五、司法改革氣勢由盛而衰,六月所謂「司法國是會議」若提不出讓人民滿意的方案,又是一場風波;

第六、「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立法行動已經箭在弦上,四月立院將如何圓滿解決,是萬民矚目的焦點;若處理不當,肯定是大災難;

第七、「一例一休」立法的後遺症漸次浮現,相激相盪,若無適當處理,很可能演變成勞資雙方和廣大消費族群無人滿意的窘境;

第八、「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爭議仍延燒中,對蔡政府形象已造成巨大傷害;

第九、「新南向政策」原本是蔡政府的亮點,屬重大政策之一,但現在看來可能是個空包彈,有不少人的希望隨之幻滅;

第十、蔡政府爭議性新政策持續推出,像不定時炸彈一樣,最新的一項是「室內將全面禁煙,包括夜店、酒吧、雪茄館」;類此現象,層出不窮,不斷激怒社會各階層,必定讓蔡政府疲於奔命,政府威信如江河日下。

當然,政府施政不時也會拋出一些「小確幸」,但對比上述十項可能的事態發展,總讓人民感覺微不足道。這就難怪,目前對林全內閣施政表現不滿意的人高達六成,滿意的只有三成二;不贊同蔡英文總統處理國家大事方式的人已達四成七,贊同的只有三成八。而且,沒有任何跡象顯示蔡英文的總統聲望,以及林全內閣的施政滿意度,短期內會出現顯著的改善。這樣就會陷入執政的一個惡性循環,當總統、行政院長、部會首長努力為政策辯護時,願意傾聽的民眾會越來越少,質疑的聲浪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尖銳。

行政院對當前物價問題回應記者會。(視頻截圖)
行政院對當前物價問題回應記者會。(視頻截圖)

蔡政府這樣的執政困境是如何形成的?原因太多,很難在此有限篇幅中詳盡分析。但若化繁為簡,不至於太過度簡化的話,那麼,根源的問題是兩個:第一,蔡總統的施政風格:過度執著於一般性公共政策的制訂與執行,鮮少著墨於憲政層次的國家大政方針;第二,蔡總統的用人風格:只任用自己親近且可聽使喚的人,至於品德、能力、經驗、價值理念都只是其次的考量,「責任政黨政治的倫理」更不再考量之列了;依這樣的核心思維來組閣,怎麼可能不出大問題?怎麼可能為國為民興利除弊,大開大闔推動改革呢?

蔡英文總統必須迅速回到問題的根源,重新評估,重新佈局,才能避免另一次雪崩式的的聲望下跌,去挽回人民對已經不新的新政府的信心與支持。

蔡總統應該找時間去看一看開創法國第五共和總統戴高樂的傳記,讀一讀「貝葉宣言」的始末,學一學戴高樂如何授權總理去決定所有的一般性公共政策,想一想為何戴高樂放手讓總理去和國會中的政黨打交道?簡單的說,去學習戴高樂如何運作法國第五共和雙首長制的成功經驗。畢竟,台灣當前的憲政體制不是總統制,也不是內閣制,而是較接近法國第五共和的「半總統制」或「雙首長制」。為台灣2300萬人未來的生存、發展與幸福,請總統在新年之初,勉為其難地多看一看、多讀一讀、多想一想、多學一學吧!

*作者為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游盈隆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