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成長4倍,為何股市漲不上去?美國國會:中國到現在都還不是市場經濟

2023-09-19 10:40

? 人氣

在過去數十年裡,中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起了無數次金融「改革」和「現代化運動」,但正如兩位荷蘭學者所總結的:「金融系統改革(和數碼創新)的根本目標不是『自由主義』本身,而是要加強(⋯⋯和)鞏固中共的整體合法性和統治能力。」在無法詳盡列出中國功能失調的金融體系所造成的所有扭曲和浪費的情況下(這項任務顯然遠遠超出了本書的範圍),或許我們可以透過「中共主導」的多層次利率結構,充分說明該黨國導致財富消滅的缺陷。中國人民巨額儲蓄的借貸/投資,大多由政府控制和主導。中國有70%以上的固定資產和80%的政府和銀行貸款,都流向了超低效率的國有企業(SOEs);這些國有企業對中國GDP的貢獻率僅為30%,而且自1997年以來,基本上都沒有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國有企業不僅以最優惠的價格(可能接近、甚至低於零)獲得中國資本的最大分額,而且還享有極其寬鬆的借貸條件和監管。因此,違約不還和註銷壞帳(write-offs)是司空見慣。至於抵押貸款等其他「政策允許」的私人借貸,2020年的利率為4.4%至5%(相較於美國的2.5%至3.5%)。即使股本回報率高出兩倍,非國有企業借款人在克服無數障礙並廣泛行使賄賂以打通關節後,通常會被收取更高、據案例顯示是兩位數的利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2010年代後期,國有企業的利潤率僅為非國有企業的一半,實際差距可能大上許多,因為國有企業往往壟斷銀行等最賺錢的行業。如果一個新的民營企業變得有利可圖並具有影響力,政府通常會簡單地訴諸武力,包括沒收和判處死刑,將之收為國有,有時還會提出「共同擁有權」(joint ownership)為幌子。用一位中共高級官員(也是金融大亨)的話來說,在中國,成功、有規模或「重要的」民營企業,其實都是「民有、國營、黨管」。在過去20年裡,在煤炭、石油、化工、IT、電子商務和金融等行業裡,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在2020年代,中共直接將數十家大型國有企業的領導人,作為部長或副部長級的高級「領導幹部」來任命和管理,似乎打算進一步擴大國有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壟斷。

對於消費者和小企業來說,借款的主要來源是銀行發行、權利非常有限的信用卡,以及阿里巴巴(支付寶)和京東(白條)等大型網路商家所發行經國家批准的準信用(商店)卡。政府設定的信用卡利率聲稱約為每日0.05%(或每年18.25%)。但實際費率則複雜且高得多,通常隱藏為各種難以理解的「費用」。據案例顯示,在民間借貸中,兩位數、甚至三位數的利率相當普遍,通常是國有企業優先從國有銀行低廉地獲得資金後,再以高利貸出。關於民間借貸在中國運作方式,有一個生動而極具說明性的例子,那就是所謂的裸體借貸(nudityborrowing):沒有任何資產的人只要用可以完全識別出其身分的裸體色情圖片和視頻作為抵押品,就能以短期的高利貸利率借入少量資金。在2016年曝光的一個此類案例中,數百人—主要是大學生—以每週50%或更高的利率(每年大約2,700%)借入40至1,000美元,其中一個貸方就持有超過10GB極為露骨的圖片視頻檔案作為抵押。在一個擁有世界上最高儲蓄率的國家,損害投資的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股票市場極不正常,金融詐騙氾濫,私人借貸令人毛骨悚然,再加上空前的泡沫,這些都證明了中共統治下的金融系統極為昂貴的功能失調,以及對中國財富巨大且持續的浪費與毀滅。

作者介紹:王飛凌(Fei-Ling Wang)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為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FR)成員。曾任教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和美國空軍學院。在中國、法國、義大利、韓國、日本、澳門、新加坡、台灣等地的十餘所大學擔任過兼職、榮譽或客座教授/研究員。主要研究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和中美關係。

已出版中英文著作七種(含合編兩種),包括《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和《中國的戶口制度》。另發表中英文文章數十篇,部分已被譯為法、義、韓、日文發表。曾在多家國際媒體受到採訪,包括半島電視台、美聯社、BBC、CNN、《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八旗文化《中國紀錄: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