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價也飆漲,為何年輕人大多買得起房?公積金強迫儲蓄,有人不用房貸就能買房

2023-07-26 10:40

? 人氣

走進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興建的展售中心,映入眼簾的是門口大大迎賓詞「A home for everyone」,裡頭有1房至3房格局,搭配精緻裝潢、時尚吊燈,與在台灣所見的預售樣品屋一樣,透過展示空間大小,讓民眾挑選適合的生活空間,吸引不少網紅拍片介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單身小資族明永昌,今年終於等到人生第一間房子,一房一廳式預購組屋、室內14坪大套房格局,總價新幣12萬元,約新台幣276萬元。

有別於林映儀購入的是二手組屋,明永昌選擇預購全新組屋,類似台灣預售屋制度,不過交易對象是政府,價格自然更低,比市價少2、3成,唯一缺點是等待期要花上3到6年。不過,若不急著買房,多半新加坡人還是會選擇向HDB登記預購。

台灣年輕人若沒有「富爸爸」,光是存買房頭期款就傷透腦筋,對比明永昌無需貸款,靠自己的公積金(CPF)存款帳戶即可支付,他直言,「CPF就是逼你存錢,用來做必要花費」。

在新加坡,員工每月薪資須扣除20%繳交至公積金帳戶,雇主也要提撥17%,政府主要是透過定期儲蓄強制手段,促使青年更早圓夢買房,堪稱是新加坡公共住宅獨創機制。

家庭價值至上 求婚高喊「我們去申請房子吧」

華人社會重視家庭文化,也反映在組屋政策。明永昌觀察,新加坡人如果計畫結婚,通常第一件事就是跟HDB申請房子,而且第一次申請的新婚人士拿到組屋的機率很高,因為民眾想組織家庭,政府都會大力幫忙,自然而然地,「我們去申請房子吧」就成為新加坡獨特的求婚用語。

從台灣遠嫁新加坡的梁家瑄回憶,她跟丈夫幾年前第一次抽預購組屋就很順利抽中,花了新幣53萬元(約新台幣1224萬元)買下目前住的三房一廳式組屋,室內約27.8坪。

頭期款由丈夫的CPF加上原有的儲蓄付清,其餘款項由兩人的CPF戶頭扣除,不需另外繳錢。如今搬進新家已有3年多,梁家瑄有感而發,「成家這件事,政府的規劃真的幫助很大」。

也因為組屋資源有限,相較於已婚者,單身族購屋限制較多,不僅要年滿35歲才能買,預購地點也有所限制,因此不少單身人士都希望購屋政策能進一步放寬。

雖然住宅政策不是人人滿意,但數據顯示,新加坡住宅自有率高達9成,成果著實顯著。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房地產系教務長講座教授程天富分析,組屋政策成功的關鍵是穩定的政府及長期推動住房政策,新加坡自獨立以來,一直由人民行動黨執政,直到現在,「居者有其屋」仍是執政黨的主要政策目標。

不過他也直言,新加坡政策較為獨特,「其他國家想複製的話不容易」。

責任編輯/郭家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