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高的人,75%會用人脈找工作!弱連結的秘密:不熟的人更容易提供情報

2023-04-18 09:40

? 人氣

另一個理由是人們往往搞不清楚刻意培養與維持人際關係,以及亞當所說的「經營人脈」。他們認為自己缺乏那種技巧、性格或魅力去經營人脈。對有些人來說,光是「經營人脈」一詞便讓他們反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人際關係——與我們家人、摯友、導師與同僚——是私密的、無價的,不應被策略化或商品化。刻意思考人際關係可能在道德上令人不安。

不過,刻意追求各種人際關係未必總是令我們不自在。追求浪漫愛情是人類最愛的情節之一。偶遇邂逅似乎也不令人介意。經營人脈的想法格外讓人產生反感。

請看下列單字,並填寫空格:W _ SH,SH _ _ ER,S _ _ P。假如你正好有付出的心情,而且沒有被領英的邀請給轟炸,你便可能看到wish(希望)、sharer(分享者)與 step(步驟)。

提吉安娜. 卡賽洛(Tiziana Casciaro)、法蘭西絲卡. 吉諾(Francesca Gino)和瑪麗亞姆.柯查基(Maryam Kouchaki)一項卓越的研究發現,一種特定的互動,亦即實用職業人脈經營,或許會讓你有不同看法。

在一項對照實驗,研究者請受試者回想及寫下他們參與即席職業人脈經營(你正巧在一場婚禮上遇到某個人,後者提供你一項工作訊息),或是實用職業人脈經營(你去參加一場派對,刻意想要取得職涯協助)。暴露在實用人脈經營狀況的受試者,沒有看到wish(希望)、sharer(分享者)與step(步驟)等中性字,而是比即席狀況的受試者多出一倍的機率看到wash(清洗)、shower(淋浴)和soap(肥皂)。

在第二項實驗,作者們請受試者回想同一種情境(即席與實用人脈經營),而後評價一組清潔用品(例如,肥皂和牙膏)和中性用品(例如,便利貼和果汁)。可想而知,暴露在實用人脈經營狀況的受試者對清潔用品的評價高於回想偶然建立人際關係的受試者。

當我們感受到道德汙穢的情緒,我們強烈想要洗掉罪惡。我們與人的關係是神聖的。在潛意識裡,刻意由人際關係圖利令人聯想到金錢領域,禁忌的領域。因此,這種反感可能造成那些經歷過的人想要抽身。即便你對於經營人脈沒有個人疑慮,許多跟你講話的人卻可能存有疑慮。

作者介紹:瑪莉莎.金恩(Marissa King)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組織行為教授,她研究與教授受歡迎的人脈課程。過去十五年來,金恩研究人們的社交網絡是如何演化、網絡的模式與為何該議題很重要。她的研究發表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彭博商業周刊》和《大西洋月刊》、《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與其他媒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人脈風格:找出你專屬的人際關係模式,創造工作與生活的最佳表現》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