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昧著良心服從命令嗎?他從「納粹戰犯」獲得靈感、設計電擊實驗,結果卻令人恐懼...

2018-06-01 11:00

? 人氣

美國心理學家史丹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曾做了一個知名的實驗。這個實驗受到當時全世界所關注的「審判艾希曼」事件的影響。艾希曼(Adolf Eichman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納粹親衛隊的軍官,他曾把大批的猶太人送進了集中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艾希曼被視為執行屠殺的罪大惡極之人。他從德國逃亡到阿根廷,戰後過了十年以上的歲月,才被發現躲在阿根廷。艾希曼被捕之後,大家對他的印象都是隨處可見的平凡老伯。

艾希曼究竟是罪大惡極的人,還是只是服從命令的人?引起了廣大的議論。當然,就算是普通人,也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最後,他在以色列接受審判,並被處以絞刑。

米爾格倫則著眼於:「普通人是否會因服從權威,而做出不人道的事?」並透過實驗獲得了驗證。

他在自己的著作《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View)一書中,彙整了實驗的結果。米爾格倫先是表示,想要「進行關於記憶與學習的實驗」,而招集了受測者。受測者分成兩組,一組進入房間,是要扮演負責記憶的「學生」。當學生記不起來而答錯答案時,得接受電擊的懲罰。另一組的人接受實驗者的指揮,扮演指導學習的「老師」。老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要學生記起來。學生答錯時,扮演老師的人要按下電擊的開關,來懲罰學生。

實驗的假設是,因為學生不想受懲罰,所以會努力記憶。不過,事實上,這些學生其實都是假裝的受測者,他們並沒有被電擊,只是裝成被電擊的樣子。真正的受測者是協助實驗的老師。

進行實驗時,學生會故意答錯,於是,實驗者指示:「請給予電擊。」這時,扮演老師角色的人要遵從指示,電擊學生。實際上機器並沒有通電,但學生還是會做出大叫「啊!」、「好痛!」等反應

而且一旦學生答錯,電擊的電壓數就會不斷提高。電擊的開關從15伏特到450伏特,分成30個階段,從375伏特左右開始,會標示為危險等級。

日本的家庭用電電壓為100伏特,以此為基準來想的話,應該不難想像375伏特、450伏特的強度。

當電壓一提升,學生的疼痛反應也變得更加劇烈,會大叫「啊,痛死我了!」、「快住手!」、「放我出去!」等等的話,但實驗者會催促扮演老師的人繼續實驗,他們只好繼續提升電壓。當電壓超過330伏特時,學生開始沒了反應,處於讓人懷疑「是不是死了」的狀態。可是,實驗者仍指示老師們要繼續提升電壓。

即便違反自我意志,也要服從權威

說到這裡,你認為扮演老師的人之中,有多少人會按下最後450伏特的電擊開關?

大多數的人大概都預測:「因為對方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應該會中止實驗吧。」米爾格倫也詢問過許多人,預測:「會按到多少伏特的電擊開關?」但沒有人預測有老師會按到最後的450伏特。

實驗的結果究竟如何?令人驚訝的是,有6成左右的人,一路按到最後450伏特的電擊懲罰

在實驗室裡,展開了各式各樣的角力。扮演老師角色的人當中,也有人反抗實驗者,表示:「對方很痛苦,再實驗下去會出人命,應該停止。」

儘管如此,實驗者仍堅持:「不,這是關於記憶與學習的實驗,不繼續下去,實驗無法成立。」、「不繼續下去的話,我們會很困擾。」、「一定要繼續。」如此一來,原本強硬抵抗的人,也繼續聽從實驗者的指示。

這個實驗變更了某些條件,一共進行了好幾次。按到450伏特的人數比例雖略有不同,但都有人按到最高電壓。

從這個實驗結果導出了一個結論:「就算是做不人道的事,人們還是具有服從權威者(在米爾格倫實驗中為實驗者)的傾向。」也就是說,屠殺大批猶太人的艾希曼,並非服從不人道命令的特別之人,而是許多人都像艾希曼一樣,擁有服從上級命令的傾向。

不管在軍隊還是職場,反抗上級顯然就是一種「損失」。沒有那麼多人寧可抱持損失的覺悟,也要以自己的良心為優先,一再忤逆上級。普通人會扭曲自己,服從上級的命令。

在企業的醜聞中也常見這樣的案例。與其忤逆上級、造成損失,不如同流合汙還比較簡單。可是,這樣只是避免眼前吃虧,最後卻蒙受了非常巨大的損失。就算主張「我只是聽命行事」、「我只是照指令做」,但做了虧心事或違法事情的行為,仍須接受嚴正的處罰。

米爾格倫實驗顯示,要是只看見眼前的損失而採取規避行動,可能招來更嚴重的後果。

在《服從權威》一書當中,米爾格倫表示:「本世紀社會心理學的一大教訓是,決定人類行為的,往往不是此人是什麼樣的人,而是他身處於什麼樣的狀況。」換句話說,人的判斷、行為無關乎個人的個性傾向,而是會隨情況而變化。

作者│和田秀樹

1960年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院,曾任東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助理、美國卡爾梅寧格精神醫學院國際特別研究員,現為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研究所教授(專攻臨床心理學)、川崎幸醫院精神科顧問、一橋大學經濟學院兼任講師、和田秀樹身心健康診所(專長抗老與企業高層的心理諮商)院長。

本文經授權轉自大是文化《 成大事的人懂取捨:為什麼有人永遠有聰明做法?怎麼做,可以讓我的人生不再無從選擇?》
責任編輯/陳憶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