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低能」這些詞彙,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看完這個故事,才知道人類多邪惡…

2018-01-25 17:20

? 人氣

這一時期對於「瘋癲」和「白癡」兩者其實有點混淆,「白癡」一直到 1886(明治 19 年)才開始明文收容規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明治維新衍生出的障礙劃分

(圖/故事)
(圖/故事)

明治維新是個變動的時代,當時很多人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不管是否精神上有問題,或是智能上無法適應新環境,都被集中收容到「福利設施」中,視為社會的弱勢。這些被時代所排斥的人,由於環境變動得太快,常人無法好好認識他們到底有什麼差別。

到了 20 世紀初,現代化已經有點成果了,我們才逐漸開始區別這些被排斥在社會之外的人。

「低能兒」與「白癡」有什麼差別?

這跟教育制度有關。日本自引進西方的教育體制後,發現有些孩子無法在體系中表現「正常」,於是開始了相關的討論和研究。在 20 世紀初期,日本認為「白癡」無法教育,而「低能兒」則是在教育體制中表現不好的人,但「低能」不像身體殘障,可以從外表看出來,那要怎麼分辨出「低能」呢?

就從「放牛班」開始。1890 年代左右,明治政府推行新的教育學制 10 多年後,發現有一些兒童跟不上學習進度,於是針對這些學生再特別編成一班。

後來有學者開始寫書討論。學習院大學的教授大村仁太郎在《兒童矯弊論》中表示,他並不認為「低能」是種「病」,但是一種「瑕疵」,他把許多性格上的缺陷加諸到學習能力不好的兒童上,像是思想散漫、怠惰、抗壓力弱、偏執、不潔、偏食等。大概可以想到的壞習慣都把它們跟學業成績不好畫上等號。然而,大村仁太郎也注意到社會和家庭的原因所造成的學習障礙,他沒有把所有的問題歸咎於學生的性格瑕疵。

當時對於心智障礙逐漸形成一套階梯次的理論,乙竹岩造的《低能児教育法》就塑造出一個光譜:普通—劣等—低能—白癡,而這是以教育系統和學業標準所製造出來的體系。最底層的「白痴」,有時會被和「瘋癲」畫上等號,都被視為無法醫治、先天性的問題。

其餘的「劣等—低能」則是性格上的缺陷或感覺器官和大腦疾病所造成的問題。此時也有人注意到家庭所造成的壞習慣,或是學校裡的因素,像是教師的教育方式、狹小的教室、空氣的狀況等,多方面討論造成學生學習障礙上的各種因素,而不只歸咎於學生本身的性格。

為了要教育低能兒, 1909 年開設了「白川學園」,透過研究園內的學生所寫成的《低能児教育の実際的研究》,脇田良吉的分法與乙竹的系統差不多,將兒童分為「普通兒」、「低能兒」和「變態兒」。「變態兒」是無法根治的,其餘在「普通兒」和「變態兒」之間的都是「低能兒」,需要住在機構中特別教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