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綠色先行 解構往後10年的運具電動化趨勢

2021-03-17 17:14

? 人氣

環保為優先,川規拜不隨!白宮新主人拜登政府上任後便下令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全力朝大幅降低美國碳排量目標前進,目標要讓2030年全球碳排放減半,降低球暖化造成的衝擊。

環保為優先,川規拜不隨!白宮新主人拜登政府上任後便下令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全力朝大幅降低美國碳排量目標前進,目標要讓2030年全球碳排放減半,降低球暖化造成的衝擊。

人們對未來,總是充滿好奇心,因為要趨吉避凶、因為想邁向更好。只是,所謂的好,可能因立場不同而有所牴觸,哪怕是要追求人類永續發展的「共好」未來,都會有人覺得不好。拿環境氣候變遷來說好了,就算科學家們對這項堪稱人類未來最嚴峻挑戰的現象發出疾呼,甚至搬出北極熊來為地球請命,還是有人(如川普)利益(經濟)為先,將追求人類共好的事情(巴黎氣候協定)擺一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幸,白宮新主人拜登政府上任後便下令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全力朝大幅降低美國碳排量目標前進,並承諾在2050年前,讓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淨零(net-zero),新政府現正草擬規範及獎勵,加快部署潔淨能源及化石燃料轉型腳步,目標是讓全球碳排放在2030年前減半,以避免全球暖化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環保為優先,川規拜不隨!白宮新主人拜登政府上任後便下令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全力朝大幅降低美國碳排量目標前進,目標要讓2030年全球碳排放減半,降低球暖化造成的衝擊。

大勢所趨  未來十年電動車發展將越來越普及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共同為守護環境盡一分心力,可說是為全球抗暖化行動帶來巨大鼓舞。不僅如此,在減碳減排的世界潮流中,拜登政府不僅積極擬定削減對石化燃料依賴的政策,更帶頭宣布要將65萬輛政府部門用車全改為電動車,且要4年內在全國興建55萬座充電站。

注意到了嗎?近十年來電動車的興起已逐步改變人類移動的地圖樣貌,在油電消長的變化之間,更將帶動電動車等新能源產業鏈的增長與就業機會,目前除了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在商業化過程中取得巨大的成功,全球各大車廠更是大舉投入電動車領域開發。連蘋果也在日前拋出震撼彈,宣布Apple Car電動車預計在2021年第三季上市。電動車之所以這麼夯,原因可歸納出以下幾點:

●環保意識:一如前述,嚴重空污與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催促著人們的環保意識與行動,也提高移動零排放的電動車聲勢與銷量。

●嚴謹法規: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威脅,愈趨嚴格的歐盟排放法規已於2020年上路,區內95%新車的碳排放標準必須從之前的130km/g降到新規定的95km/g,無法達此標準的傳統車廠將面臨高額罰款,這項規定迫使車廠們須轉向製造零排放的電動車來平衡碳排放,因此電動車的發展現已成為各大車廠最重要的策略方向。此外,各國政府擬定的禁售燃油車政策,亦是催促車廠棄油轉電的重要推手。

●技術突破:在政策推動以及大量的資金資源挹注下,電動車在未來取代油車成市場主流的態勢已愈見鮮明,而隨著電池技術提升、電車續航力增加及更加親民的價格,讓消費者轉向電動車的意願已大幅高過以往,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更將以驚人成長速度日漸普及。

結論是,在電動車科技不斷創新升級,充電樁(站)等基礎設施加緊腳步規劃下,預估未來十年內,全球電動車市佔將更加普及,緊迫倒數的環境危機更因為共好的決定與改變出現轉機,搶先走在綠色前行的同路人,將可望親眼見證全球氣候環境在面臨失控前所做的一切努力與成果,我們很是樂觀。

在環保議題及綠色政策持續推動下,電動車將是是新世代移動方式主流,透過各國政府補助及燃油車退場機制,更將加速電動車版圖持續擴張。
在環保議題及綠色政策持續推動下,電動車將是是新世代移動方式主流,透過各國政府補助及燃油車退場機制,更將加速電動車版圖持續擴張。(圖片來源:TESLA官方網站)

在環保議題及綠色政策持續推動下,電動車將是是新世代移動方式主流,透過各國政府補助及燃油車退場機制,更將加速電動車版圖持續擴張。

綠能前行無退路  電動車政策一看秒懂

近年來,在嚴重空污及環境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各國政府紛紛修改能源政策並訂定更嚴格的排放標準,期能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2030年減碳50%、2050年達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要減少交通運輸所製造的空污,除有效提升公共運輸量能之外,積極減少對石化燃料依賴、加速電動化運具的推廣更是至要關鍵,而這也是國際間減碳減排的共同目標。

目前,全球已有許多國家提出時程不一的禁售燃油車政策,包括像是環保意識先進的北歐地區以及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甚至連中國、印度高人口密度的開發中國家也不落人後,畢竟沒人想在這場改變人們未來移動樣貌的競逐中被海放。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曾在2017年時針對上述議題訂定具體目標,包括2030年公務車輛及公車全面電動化;2035年機車全面電動化(禁售燃油機車) ; 204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禁售燃油汽車)。

然而,就在這幾年台灣推動電動機車政策有了初步成果之際,政府卻在2019年因受燃油機車業者「油電並行」之遊說而轉彎政策,讓原訂目標止步暫緩,雨露均沾的購車補助臨到油車,導致電動機車大幅下滑,甚至引起「開環保倒車」之批評聲浪,環保行動才要大步邁進就嘎然而止,十分可惜。隨著氣候變遷危機倒數的腳步逼近,作為地球村裡的一員,台灣還是有必要加緊腳步,確立運具電動化之交通政策及相關配套措施,畢竟,要確保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電門已開啟的電動車的浪潮已經沒有回頭路。

除了以國家為單位的減碳政策外,世界各大車廠電動化佈局更是十分積極。好比,日前在台灣以線上發表方式,讓新款電動車C40 Recharge在台首演的Volvo,便宣布將在2030年全面生產電動車。Volvo首席技術長Henrik Green明白說了:「內燃機引擎車輛,已經沒有長遠的未來!」

同樣的,Ford也表示2030年時歐洲販售的新車款將全面實現電動化!Ford德國執行長Gunnar Herrmann:「電動化的未來已是必然,Ford旗下客車/商用車電動化已有明確的時間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球車業巨擘,Volkswagen Group去年在綠能移動耕耘上大有斬獲,不僅電動車在歐陸銷售首度超車Tesla,整個集團除Volkswagen以入門電動車ID.3、ID.4先行外,包括Audi e-tron、Porsche Taycan及高端的Bentley也正積極佈局當中。同樣來自德國的「雙B」(Mercedes-Benz、BMW)除了現行的電動車產品外,亦將分別在2021年及2023年開出陣容堅強的電動大軍以及全電動化目標。

【世界各國禁售燃油車時程 】
2025年→荷蘭、挪威
2030年→瑞典、丹麥、瑞士、冰島、英國、比利時、以色列、印度
2035年→日本、美國加州、德國
2040年→加拿大、西班牙、法國、中國、台灣

【各大燃油車廠電動車佈局 】

各大燃油車廠電動車佈局。(製圖:風傳媒)
各大燃油車廠電動車佈局。(製圖:風傳媒)

Telsa電車稱王   Gogoro正走在同樣的路

前面概括瀏覽電動車發展的國際情勢,回過頭來我們也關注一下國內的電動車市場概況。挾著鮮明旗幟、技術領先與最早佈局的優勢,目前台灣電動汽車銷售上仍以Tesla為大宗,即便歐系各大品牌原廠近來在產品電動化佈局有所動作,但短期內怕是看不到Tesla車尾燈。

倒是,在號稱全球機車密度最高市場的基礎下,睿能Gogoro於2015年時以破壞式創新切入、提出電能網的概念模式,讓橫空出世的Gogoro智慧雙輪一現身便撼動市場,經過多年耕耘之後,現已成為國內電動機車市場領頭羊,同時更成功翻轉國內機車市場生態,在落實環保減碳的理念思維中,朝移動零排放的都會目標願景邁進。

幾年來Gogoro除了積極推出一系列充滿創新的零排放作品,更藉由Gogoro Network智慧電能網的優勢,攜手傳統油車夥伴組成PBGN聯盟,在全球性的減碳浪潮中綠能前行、環保路上一起Go!有趣的是,打著科技創新旗幟、網路聲量不斷的Gogoro,給人感覺就像是汽車領域中的Tesla,他們的產品同樣具高度原創性,同時擁有完整強大的智慧電能網,帶來無異於油車的日常便利性並免除使用者疑慮,讓想入手智慧電動雙輪的消費者深具信心,幾乎不做它想。

甫推出的Gogoro VIVA MIX是Gogoro集結各項優點推出的全新力作,挾一身好料與更親民價格登場,預料可望像Tesla Model 3一樣大舉拓展市佔,橫掃台灣電動機車市場。(圖/Gogoro)
甫推出的Gogoro VIVA MIX是Gogoro集結各項優點推出的全新力作,挾一身好料與更親民價格登場,預料可望像Tesla Model 3一樣大舉拓展市佔,橫掃台灣電動機車市場。(圖片來源:睿能Gogoro)

而作為當代電動車的先鋒者,Tesla初問世幾年間的昂貴售價,確實帶有富人玩具的形象、“高上大”的曲高和寡。經過多年之後,Tesla調整策略推出定位入門Model 3系列,以親民價格一舉讓市佔率迅速攀升,在市場叫好叫座、成為電動汽車領導品牌。同樣的,作為國內電動機車領頭羊,Gogoro除了要顧及產品質量、專精於技術創新,也從未忘記打造能源永續的移動使命,問世至今已推出多達10款以上各式車型來滿足市場味蕾,而最新推出的Gogoro VIVA MIX車款,更是Gogor挾多年實戰經驗、將各項優點MIX在一起的全新力作,不僅是那好料用盡的規格讓消費者眼睛一亮,以更親民價格擁抱消費市場更是放大絕一般!預料,混好混滿的Gogoro VIVA MIX將可望像Tesla的Model 3一樣,當起大舉拓展市佔的綠能精兵、橫掃台灣電動機車市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