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考文科,還要考射箭騎馬?揭露如同考試地獄的中國科舉制度:血汗程度和當今考生有得拚

2020-11-23 10:35

? 人氣

可見明代中期為了科舉而讀書至三更以後的人不在少數,所以謝肇淛借《莊子》的寓言,感嘆一樣都是讀書,古人不傷身,明代的讀書人卻因此賠了身體健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不是所有熬夜的讀書人都是為了舉業,明代後期流行「陽明學」,學者們自有一套養身的理論,他們認為做事只要順著良知就可以了,對睡眠抱持著較為隨性的態度。

至於一些本來就不把舉業當作目標的讀書人,也就沒有那種非得與睡眠抗爭的焦慮感了,夜間要讀書或事從事各種娛樂活動,隨意改變睡眠習慣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生活情趣。紈絝子弟的日常作息,經常是雞鳴就寢,日中始醒。有一位名為莫是龍的書畫家,也偏好在夜晚創作藝術。

熬夜苦讀也好,順應良知也罷!從童蒙教育到官學教育,學子肩負家族與師長的期許,費盡心血究竟是結出碩果,抑或化為泡影,全憑他在科場上的表現了。那麼科舉究竟要考些什麼呢?

科舉不只考文科,還要考射箭騎馬?

洪武三年八月初九第一次在各行省舉辦鄉試,三天考一場,共考三場,考試的科目改良自前朝的科舉制度,第一場考兩道四書的義理,及一道本經的義理;第二場考一道議論,第三場考一道時務策。通過筆試的士子,十天後還要面試,即測驗「五事」,觀察騎馬是否敏捷、射箭是否準確、書法是否端正、算術是否精通、判案是否公道。

洪武十七年,復辦科舉後,還是維持著三場分別測驗義理、議論、策問的形式,只是每場的題目道數略為增加,最大的不同是廢除了術科項目,使士子準備的重心集中在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上。

鄉試高中者,稱為「舉人」,次年二月至京師參加會試,考試的內容與鄉試相同。又中式者,稱為「貢士」,但幾乎已等同取得進士資格了,會有這種待遇,還要從宋代說起。宋代有一位名為張元的考生,因廷試下第,竟投奔西夏,成為宋朝大患。為避免再有優秀的人才埋沒,宋朝改變了廷試的淘汰制度,除觸犯皇帝名諱、文理不通者,基本上不黜落考生,只重新擬定名次。

明代也依循著這樣的傳統,只有少數的考生通過會試後未參與廷試,而不能成為進士。此種情況稱為「告殿」,可能的因素有罹患疾病、奔喪、躲避政敵等,仍可在之後的廷試進行補試。三月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廷試,只考一道策問,重新排定貢士的名次。直至大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科舉才恢復了幾道術科項目,崇禎十三年,思宗朱由檢決定測驗跑步射箭、騎馬射箭兩科。

上京趕考,官方會補助車馬費?

明王朝幅員廣袤,會試與廷試既在京師舉行,各地的舉人免不了一趟遠行。自宋代起,距離京師較遠的地區,官方會給予趕考的舉人「公券」,自啟程至還鄉,費用均由公家給付。明清時代的舉人考進士,官方也會提供赴考旅費,記錄典章制度的《大明會典》簡約地寫道:「當考中鄉試,身分成為舉人,出示官方的憑據,官方應當給付路途的津貼,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

可是該補助多少,就沒有明說了。清代的《大清會典》記載得較為詳細,例如安徽、廣東皆為二十兩,孤懸海外的廣東瓊州府(今海南島)可再多領十兩。甘肅雖然也很遠,卻只補助五兩。同樣位屬邊陲的雲南、貴州除補助三兩之外,再借一匹驛馬。推測路費津貼應是依路程遠近,以及地方財政狀況調整,明代可能亦為如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