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半總統制這一課,我們學到什麼?──2017法國國會大選與其後的憲政運作(上)

2017-08-12 09:30

? 人氣

馬克宏總統在凡爾賽國會上下議院聯席會議中發表國情咨文的隔天,已經進行第二次組閣的菲利浦總理,在國會下議院發表他第一次的施政總報告,並且在報告後發動第一次信任投票,結果獲得遠超過總統政黨所屬新當選下議院議員席次的多數,只差一九五九年戴布瑞(Michel Debré)內閣獲得的超高認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種憲政運作,就是半總統制運作下,「衣尾效應」的展現。同時讓我們見識到,半總統制以總統為憲政重心的運作邏輯。以今年國會大選為例,總統大選前,幾乎台灣所有論者,都預測馬克宏總統所創的新政黨「共和國前進!」必定是迷你小黨。結果在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前的民調顯示,「共和國前進!」將擠下原本民調預測居於首位,預計囊括新國會過半席次的戴高樂黨「共和人黨」,成為新國會的第一大黨。

到了總統選舉過後,馬克宏當選新總統,任命總理組織新政府推展新政之後,民調顯示,「共和國前進!」不只將成為新國會第一大黨,而且將以三百餘席的優勢,單獨佔有新國會下議院過半席次。再到國會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共和國前進!」推出的後選人在絕大多數選區都擠進前兩名,進入第二輪投票之後,民調顯示馬克宏總統所創的這個新生政黨,儘管提名的候選人過半都是未曾參政的政治素人,這個新生政黨,即將以第五共和有史以來最大的勝差,囊括577席中的四百六十幾席,成為絕對多數政黨。後來,在普遍認為總統所屬政黨即將以超高幅度在國會大選中勝選的預期下,許多選民放棄投票,使得「共和國前進!」沒有捲起預期中的政治海嘯,但也順利捲起總統大選勝選的炫風,以三百多席獲得國會下議院單獨過半的勝選優勢。

儘管今年的國會大選總統所創的新生政黨未曾捲起政治海嘯,將既有政治勢力一併埋葬,但本次國會大選依舊是總統發揮衣尾效應的最佳範例。首先,在國會大選的第一輪投票中,左派老牌政黨社會黨或其他既有政黨的老牌政治人物,如社會黨秘書長、總統候選人、內閣成員,紛紛中箭落馬,連第二輪選舉都擠不上宣告落選。右派政黨的許多曾為閣員的政治人物,也都在兩輪投票中遭到淘汰,宣告落選。

這種總統挾勝選餘威發揮的衣尾效應究竟是怎樣改變既有政治版圖,或許我們可以用筆者客居法國所在地,巴黎第二選區為例加以說明。巴黎第二選區,包括巴黎市政分區的第五區、第六區北部、第七區。傳統上被稱為左岸拉丁區的這一區政治傾向,就像台灣的台北市大安區一樣,偏向於法國政治版圖的泛藍中的深藍-戴高樂派的戴高樂黨。前總理費雍(François Fillon)在之前兩屆的國會大選就是以本區為大本營勝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