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走向國際!台灣年輕人不想輸給歐美,先從這4點改變起

2017-04-01 09:30

? 人氣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台灣創業家的考量是:「為了這些犧牲了5%~7%的公司股權,但若沒有成功怎麼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受訪業師多表示無法理解這種過度保守的觀點,一位行銷專業的台裔業師分享道:「如果你公司產品在台灣已經滯銷了,你現在要盡全力去找出路,因為你的跑道越來越短,一般人要進入美國市場要找合作對象都吃閉門羹,若能夠拿6%股權去跟加速器交換跟迪士尼、RGA、Barclays 等重量級跨國企業談合作的機會,就算失敗,這種學費很便宜了。」

「請問你要擁有一家連台灣市場都吃不下的小新創公司的100%股權,還是一家能在美國市場立足的公司的94%股權?」他攤手,「這還用問嗎?就算下一輪創投注資將你股權稀釋到七成多,你的股權價值都比繼續在台灣蹲著高出太多了吧?我自己也碰過不少這樣的創業家,最後他們寧願去嘗試去打中國市場,想說台灣的模式可以直接轉移。」他嘆了口氣,「開放的市場你都不敢去競爭了,你怎麼會有把握能打敗中國本土的科技公司?」

「連這種賭注都不敢下的人,根本不應該創業。」他語重心長的說。

四、社交思維的差異

講到這邊,一些在美國長大的台裔業師點出了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台灣的社交模式與美國有很明顯的差異。在台灣,我們喜歡以「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去區分西方與東方的人文差異,但其實這種二分法太過於粗糙。若純粹討論台灣人與美國人的社交模式差異,台灣人雖依賴群體生活卻不善溝通和合作,而美國人雖然重視個人權益卻重視人與人在社群中的關係。

這是甚麼意思呢?

簡單而言,就是台灣人很依賴如家庭、公司、公務體系、大專院校等社會集團所分配的利益,但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卻很少有正向性的溝通合作。反觀,美國人多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重視自己與人的正向關係,並且視各種社會集團為與個人建立關係的管道,而非絕對的利益分配體系。

而這種社交思維上的差異,也成了創業家與國外業師之間的代溝。

「透過朋友介紹來到台灣時,一開始我很不習慣。」他是一位營運出身的美籍台裔創業家,「在美國,很多人互相幫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在創業界,輔導、演講甚至幫朋友審核案子,都是出自於友誼。今天我幫助別人,別人往後才會幫助我。

但是我在台灣的時候看到的情況不太一樣,幾乎任何人為別人做事都會拿錢,幫人家講一堂課要拿講師費、幫人家公司看點東西要拿顧問費,但是除了金錢利益以外,人與人之間似乎沒有甚麼真正的關係。」(後來他才知道中文我們稱之為「無事不登三寶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