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走向國際!台灣年輕人不想輸給歐美,先從這4點改變起

2017-04-01 09:30

? 人氣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有趣的議題:業師與創業家之間的互動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美國,業師們與投資人們喜歡用可教導性(Coachability)一詞來形容創業家最重要的特質。敝人粗略地將 Coachability 翻成「可教導性」,但若從字面意思看來,這概念或許翻譯成「孺子可教、朽木不可雕」更為恰當。

甚麼是可教導性(Coachability)?

Coach 就是教練的意思,所謂 Coachability 字面上就是學生能夠吸收教練指導並成長的能力。這詞不是在測量業師或投資人的能耐,而是在探討一位創業家是否願意傾聽、懂得判斷、願意接納,並懂得持續學習。

當然,這種「可教導性」是非常廣義的,通常受了許多的人格特質與在地文化的影響。

故此,這次筆者蒐集了十餘位輔導過多位台灣創業家(與新創團隊的)的業師心得,來探討台灣創業家如何提升自己的可教導性。

四個台灣創業家常見的可教導性問題

進入創業圈,相信許多朋友都領悟到創業圈的虛幻。許多創業家(尤其是第一次創業的朋友)多浮誇,而且常固執己見。當然,這是創業家必有的信念,但是同時也是創業家學習的最大阻力。

初次創業的固執,常常代表菜鳥創業家對於週遭的資訊過度過濾,很容易在自己的舒適圈中畫地自限。更尤其創業圈喜歡頒獎、分享「心路歷程」賺人熱淚,常常會將雞毛蒜皮的小事神話為英雄事蹟,更容易讓人無法抗拒「自我感覺良好」的毒癮。

這種趨勢,在各地文化的作用下,又形成了各地特色的創業家「可教導性」難題。以下討論四個台灣創業家常見的可教導性問題。

一、頭銜與專業之間的權重

如果仔細觀察台灣(與東亞)相對於歐美國家的習慣,你會發現在介紹自己或朋友時,許多台灣人會先報上學位和頭銜,再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歐美人則較習慣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資歷,而較少(甚至不會)直接介紹自己的學歷。

更者,在台灣,學歷是跟著你一輩子的,只要是公立大學出身,一輩子都備受加持;在歐美社會中,不管你是哈佛、加州理工、帝國學院還是魯文大學,一旦你踏出校園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你的專業本事就遠遠大於你的學歷與頭銜。

若要追根究底,這要回歸台灣社會講究名份的社會常態。論原因,或許是因為受過去華人科舉制度影響,也有可能是上、中、下九流觀念長期教育人們追求名份(過去,同樣是讀書人、藝術家,如果沒有官位則落得中、下九流;而從事自由業的演藝人員和技工則是被人看不起)。

從有在歐美國家創過業的業師看來,台灣青創界其實承襲了很多這樣的文化色彩。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常以頭銜為目標,而非實質成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