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期待我跟惡質現況妥協!」學校老師發起革命,這樣教台灣人何謂真正的教育

2016-10-21 16:45

? 人氣

「學群」是由十幾位不同專業科群的教師(包括語文類、數理類、餐飲專業、商業類、資訊類、生活類、社會科學類、輔導及體育等),以及整個年級的學生,共同組成。「督導」的任務是協助教師群進行主題式課程設計、協同教學完成、問題解決、教學目標檢核、師生團體動力判讀、行政與教學的溝通等等。學群教師每天早晚和寒暑假都必須接受督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主題式教學」是開平課程的教學模式。將整個年級學生視為一個群體,學習衝突後合作,完成一個明確清楚的主題。過程中,相關群體需共同討論並決議,包括方針路線、分工後的組織結構、報告系統、執行方案等。在共同參與與推進的過程中,不斷地對話、嘗試、反思、修正、再嘗試⋯⋯往復循環,讓工作滾動前進,讓內在心靈不斷螺旋提升。

「總之,在課程設計方面,必須有宏觀、全面的概念,絕不能用支離的觀念去衡量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不可能什麼都涉獵到,必須選擇。所以,必須有一終極目標來引導課程規劃,再帶領學生學習,這種思辨是台灣目前教育體制中最缺乏的。」

夏惠汶做了重新思考與決定。「總結地說,我們希望在課程規劃方面,能夠保持3個原則:第一、要統整看到整體。第二、要有彈性,回歸到能跟總體結合。第三、一定要跟生命作結合,從與生命經驗相關處做起;然後去啟發學生,讓他們找到一種興趣或發現一個領域,透過價值澄清的方法,確定自己要什麼。」校長拉出了經緯,老師們就可以全力發揮了。

學生自己企劃的行動學習,也讓學生直接進入關懷世界。開平的學生團隊,從協助台灣老農銷售滯銷的大蒜;到泰北偏鄉教孩子們烹飪手藝;到中國痲瘋村落照顧痲瘋病人⋯⋯開平的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去擴充生命經驗,培養服務貢獻的情操。

開平的學子在新教育方法實行後,有更多的資源追求夢想。(圖/開平餐飲學校粉絲團@facebook)
開平的學子在新教育方法實行後,有更多的資源追求夢想。(圖/開平餐飲學校粉絲團@facebook)

後現代父母工作坊

「後現代父母工作坊」是夏惠汶為了學生的父母開設的家長學堂。從最初的幾個人,到現在每週上課的學員人數在80人上下,不限年齡及身分,校內外人士都可以參加。「學校的輔導工作重點之一,必須放在強化家長親職的功能上」,開平為了學生的教育,對於與家長的溝通,不遺餘力。「開平試圖扮演陪伴家長及家長參與再教育的機制,規劃親職效能訓練課程,在教改的潮流中轉化家長動力成為重要的助力。」

「親子關係中,常常因為家長的忍不住,『關心』就會一個不小心變成了干涉或是嘮叨。這讓許多為人父母的心裡很受傷,會因為不想讓孩子和自己的關係破裂而收手閉嘴的假裝不關心,其實憋在心裡的難過和焦慮更讓人傷身。要如何能讓自己的關心正向的傳遞到孩子的心上,不會誤解或是感到不舒服,這是許多家長的困擾。」在《愛,要流動》以及《親子關係全壘打》裡,夏惠汶收錄幾年來的一些實際處理案例。

開平餐飲學校「親子補給站」活動,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涯。(圖/開平餐飲學校粉絲團@facebook)
開平餐飲學校「親子補給站」活動,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涯。(圖/開平餐飲學校粉絲團@facebook)

「家長的力量,不是捐錢,而是願意參與、投入學校。」夏惠汶對於學生家長的態度,也有自己的看法,「很多學校並不願意『外行的』家長干預學校運作,並嫌棄家長,高姿態的自認為是『教育專家』。」有許多學校,選擇與家長築牆,「我們如果無法讓家長聽得懂我們在說什麼,我們又怎麼能讓學生聽得懂我們的話?」開平選擇親師生三贏的方式,「如果學校不開放讓『外行的』家長參與,家長如何有機會了解學校,又如何能明白我們的教學方式?」開平學校有一群不畢業的家長,他們是學校教育合夥人,上課學習比學生還勤,他們「易子而教」擔任學生觀護家長,每年成功協助十餘名學生回到人生正向。

2009年11月,開平學校家長會榮登「台北市杏壇芬芳錄」。這一向由優秀教師得獎,這次竟頒發給開平家長會,是莫大的肯定與殊榮。開平家長代表表示,感謝夏惠汶每週三上午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親子工作坊」課程,協助家長們長出力量,建立共同的語言,去幫助自己的孩子或易子而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