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期待我跟惡質現況妥協!」學校老師發起革命,這樣教台灣人何謂真正的教育

2016-10-21 16:45

? 人氣

「六步模式」可以了解自己行為發生的心路歷程,是修正自己行為的基礎認識。「任何一個『有感』的發生,都是一個刺激,會讓自己內心有些反應。透過這樣的分析自己,就知道刺激會帶給自己怎麼樣的反應了。」所以寫「六步模式」被視為工作的一部分,「因為那是了解自己行為脈絡的一種方法,而人文精神,就是從了解『脈絡』開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切的奮鬥努力,就是為了還給台灣的孩子們一個健康優質的教育,「老師是學生發展成功的關鍵,學生的每一次成功,都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所以,當老師用了正確的方法,給出了舞台(是好方法之一),學生的亮點就展現出來了。那還是在老師『忍』功下,才有可能。」在教育這個場域裡,老師是重要的角色,「而且,還要默默承接突發狀況。所以,看起來老師可以好好休息,不需要做什麼,但背後隱藏著更大的『愛』。這就是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老師是學生發展成功的關鍵。」

拋開部編教科書,全面統整課程

開平沒有部編課本及教科書,「在開平所施行的,是一種完完全全打破學科界線的課程統整方式,稱為『超學科課程統整』。」夏惠汶從2002年起,就開始進行統整課程的編寫,「所有的教材都是由老師們因應課程內容的不同,與學生討論、企劃、編寫出來的。」夏惠汶重新制訂課程與教材選用,依照學生的實際需求,量身訂做。「在開平的教育現場,我們不是事先想好要實踐什麼理論,我們是從學生學習的貌像中,透過摸索嘗試,找到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神情認真、眼睛發亮,願意參與投入的教育方式和學習領域。」開平的學習,是拋開教科書和筆紙考試之後,讓學生長出真正能力的學習。

「一旦學生自發性地提出學習項目和內容,同學的興趣已被挑起,會主動提問,找資料,辯證價值意義的走向,再修正自己的方向,繼續尋找解決的方法去找出答案,這時候,學生已經進入研究性的學習。」十多年前,夏惠汶所發表的教育現場實作經驗,仍然是今天實驗教育的模式,「老師只要扮演陪伴和協助的角色,盡量給出支持和關心,被邀請時也參與一併討論,共同思考解決之道,這是師生關係已經進入『共學』境界。」夏惠汶同時不忘提醒,「老師切記不要太快給出答案,要一起思考,給出樓梯,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

擺脫課本式的制式教學,學習更彈性。(圖/hiroaki maeda@flickr)
擺脫課本式的制式教學,學習更彈性。(圖/hiroaki maeda@flickr)

開平自2001年起,全面進入「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統整課程」的發展與實踐。跟著這樣的課程規劃出:協同教師團隊、學群及督導。整個開平學習圈的設計,是以「群」為概念,依年級分成兩個學群:新鮮人學群(一年級)和成熟學群(二、三年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