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嚮往法國工作,先準備一顆強心臟!法國職場給我的7個震撼教育

2016-08-30 11:42

? 人氣

比如說資方付員工薪水為一個月 2000 歐元,但為了少繳點稅,薪資單上只打 1000 歐元,剩下 1000 歐用現金付,美其名是為勞資雙方省稅(因為勞工名義上賺得少,稅自然也繳得少),而勞工為了得到這份工作也只好接受,實際上卻是偷吃步的行為,真正爽到的只有資方,對勞工其實並不是雙贏。如果勞工有一天失業、被資遣了,要領取失業救濟金,原本他月賺 2000 歐,可以領取其中的六成或七成,但現在薪資單卻只申報 1000 歐,他就只能領 600 到 700 歐,硬生生少了一半;另外,拿著比最低薪資還低的 1000 歐薪資單要找房租房、買車、向銀行借款,鬼才理你!所以到頭來,勞工雖然錢沒少拿,但卻還是遭到了剝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也聽過其他不少真實案例,員工為公司賣命工作到中風送醫,請了一個月病假好好休養生息,結果公司這段期間找了個新人頂替,起薪低、好用又有健康耐操的身體,於是公司就希望員工「自己提離職」......我只能說真的,不要為公司賣命,血淋淋的例子就在這裡。

或是該給合約的沒給、該給勞工保險的沒保、發現實習生CP值比正職員工還要高....族繁不及備載,「儘管是在法國」,這種事情,卻常常發生。

對於到法國工作充滿浪漫幻想?先別急!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圖/Kim Gunnarsson@Flickr)
對於到法國工作充滿浪漫幻想?先別急!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圖/Kim Gunnarsson@Flickr

7.禍從口出,嘴巴要管緊

雖然說法國人沒在怕講心裡話,但是有些時候心裡話真的不能全講,畢竟職場是複雜的,怎麼聽怎麼說都需要學習。就像很多人跟我講的,同事的話聽六成、老闆的話聽三成就好,要共體時艱、要積極向上,這種話睡覺都會背了,其實老闆的意思不外乎就是「閉嘴、別吵、給我多賺點錢」,而同事一起同甘共苦,能聽的多一點,但是防人之心真的不可無,多聽一點點就好,也不要全部照單全收。

你聽別人說話的同時,別人也在聽你,這時候要怎麼說話就要小心了,加上如果又是非法文母語的外國人,文意字句間很容易產生語言、文化和思想上的鴻溝,而這鴻溝會造成他人怎麼解讀、誤會、腦補,就很難說了。

我自己就吃過這種虧,我在工作忙的時候,習慣對話簡短扼要,事情重點說完、交代完就可以了,沒有時間文謅謅的。如果別人跟我說:「喬安妳可以幫我去倉庫找XXX嗎?」我就會回答「好」;或是當我有急事要跟同事說,「那個領隊說他等一下有20個客人會來。」對我來說,溝通到了,重要意思傳達到了,就好了。

但是幾次以後,有次我居然因此被訓,說我沒禮貌、容易生氣,我當然不明究理當然不服氣(第三點拿出來,不要怕衝突,往死裡問),硬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說我到底哪裡不禮貌、哪裡像愛生氣冒犯到他們,今天不說,我就永遠不會知道我到底哪裡做不好。結果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當我只回答「好」或是講話只講重點時,他們就覺得我好像在生氣,講話和回答都不禮貌,省略了請謝謝對不起等諸如此類的詞語對他們來說過於乾澀,於是便自行腦補成我在生氣、無禮。

雖然一時之間有點啞巴吃黃蓮,畢竟我沒那意思,卻被別人解讀成這樣,還因此被訓,難免不高興,但事後想想,這可能就是語言或是文化上的差異,我自己想來沒有任何異狀,如果他們不告訴我,也許我也不會發現這樣有問題,經過這次事情後,我以後在說話時也更加注意我的用字遣詞,避免再次造成別人的誤會和不悅,畢竟這是法國的職場和環境,我就得多一點入境隨俗。

像我這種無意間的言行都有可能造成別人的誤會了,更何況是說得多的人,可能講別人的一句八卦、對老闆的一串抱怨,都有可能會被有心人放大解讀,最後反而對自己不利。人都有表達己見的權利,但在話說出口前先多想想後果,會不會因此樹敵?有沒有可能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小心為上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同在職場奮鬥的大家,有沒有其他辛酸血淚史或是葵花寶典要和我分享呢?

祝福各位在工作上一切平安順利。

作者|喬安 Joanne

在法國職場奮鬥的台灣人,目前和先生跟兩隻貓女兒住在南法普羅旺斯,但生活和《山居歲月》裡的靜好時光卻天差地遠,總是不斷遇到問題,然後努力解決問題。並從生活、工作、日常食衣住行中觀察這片土地和其文化社會。

部落格:下一站,我們去旅行。
臉書專頁:下一站,我們去旅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