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曼芬專欄:為何台灣佛教都要佔地為王?聖嚴法師這樣答

2016-04-17 07:10

? 人氣

一九九八年五月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進行一場跨世紀的「漢藏佛教大對談」,將漢傳佛教推上國際舞臺。(youtube截圖)

一九九八年五月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進行一場跨世紀的「漢藏佛教大對談」,將漢傳佛教推上國際舞臺。(youtube截圖)

中台禪寺惟覺老和尚日前圓寂,引起政論節目一片探討台灣四大佛教團體之聲。各大團體的佛法門派與蓋世功德,不在此論。隔兩天柯文哲在市議會諮詢時讀《金剛經》,把當下當虛無議員當幻影,不禁讓我想起那段與佛結緣的尋佛之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早接觸的佛教團體,當然是慈濟,四周眾多親友捐錢給慈濟功德會做功德,廣佈施種福田得福報,便也跟著捐,素雅的慈濟人按時來工作室收款,固定每月捐兩、三千,相對信眾每年捐款百億,這小錢根本不足掛齒。但我的近親每製作大愛台一部戲,殺青後便會「捐一筆」,案子一個接一個,鴻運大開,我的工作室也財源滾滾,阿彌陀佛,真是有捐有保佑。

工作室大樓下服飾店的一對小夫妻,是虔誠的慈濟志工,經常穿著慈濟背心參加義賣、救濟,樂在其中。一天說證嚴法師來台北道場,盛情邀約,機會千載難逢便去了。開場由一位比丘尼打頭陣感謝大家共襄盛舉云云,約莫半個鐘頭過後,證嚴上場。樓不高,坐在樓上第一排,近距離見到了證嚴法師,很激動。但從上場到下場,一個鐘頭,證嚴口中沒有佛法只有捐款,誰捐了多少錢,誰又捐了一塊地,那塊地要蓋醫院……「開釋」完畢,比丘尼再上場,請大家捐白米、捐水泥,一包兩包都可以……信眾熱烈響應,最後,榮董一百的請舉手!

立志捐一百萬的百萬榮董,畢生殊榮福蔭子孫等下還可接受證嚴法師加持。信眾含淚感恩陸續舉手,小夫妻熱淚盈眶,也成了百萬榮董,說:連做清潔工的阿姨都捐了,反正每個月慢慢扣、慢慢佈施福田給更需要的人……。法會結束,信眾陸續上前對證嚴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從那一天起就不再捐錢給慈濟了。

爾後,中台禪寺功德主邱姐組了個藝文團到和平東路普得精舍修習佛法。道場清幽,寧靜安逸,儒雅住持見尊師父擁有碩士高學位,將《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娓娓道來,如沐春風,而且,從來沒要人捐錢。精進精進,師父只要求信眾佛法日日精進。

期間還去中台萬里山間的天祥寶塔禪寺參加「慈悲三昧水懺」法會拜水懺。三昧或稱三摩提或者三摩帝,《大智度論》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亦即如果眾生能夠把持正念,不受到任何的動搖,就進入三昧了。但是眾生的心,無始以來受到貪瞋癡的污染,所作所為皆是顛倒妄想,如果沒一個對自己嚴厲的規範,自我約束,處處總是以散亂心在做事情。故:「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拜水懺能以佛法的甘露水洗滌業障和內心的煩惱,以現出拜懺者本來人性的智慧和福德,佛光普照法喜充滿。懺悔終了,要再以懺悔三障所生功德回向施主與一切眾生。那日,從一早到傍晚唱吟經文三跪九叩一整天,雖然腰痠背痛倒也暢快淋漓,業障俱除。拜懺,就是福慧雙修的大功德。

中台禪寺落成大典,精舍租了巴士迎信眾躬逢其盛。中台禪寺佔地廣裘巍峨高聳裡外金碧輝煌,大殿迎面而來頂天立地的四大護法,更令人震懾,和簡樸的精舍差很大。大典好熱鬧,政商名流川流不息,有幸站在主殿前幾排,親炙惟覺老和尚聖容,感動到幾乎落淚。沒多久邱姐病了,還病得不輕,住院開刀後老和尚接她去中台靜養,病癒後回家靜養修行不再出門。見尊師父也回中台(現在已是副住持),散了,團體散了,緣起緣滅,精進不再。

草創期,信眾上山向聖巖法師拜年(作者轉載自聖巖自傳)
草創期,信眾上山向聖巖法師拜年(作者轉載自聖巖自傳)

就在此時,一位藝文界大老推薦我到法鼓山打菁英禪三,百中選一的機會,豈可錯過?力行默照禪,噤聲噤語,行走坐臥都是禪。聖嚴法師親自授課講經說道,包吃包住包人洗衣,中餐晚餐外加早茶、午茶和宵夜一日五餐,餐餐素食精緻可口一切免費。

本來無一物。聖巖法師在法鼓山頭(作者轉載自聖巖自傳)
本來無一物。聖巖法師在法鼓山頭(作者轉載自聖巖自傳)

山腳下,歷經歲月洗滌的木造老堂、禪室、寮房,古樸潔淨,清風拂面明月高照,簡直置身人間天堂聽佛開悟,樂不思蜀。彼時立下宏願,一定再來打菁英禪七(其實「菁英」兩字便有了分別心)。課程結束前行皈依大典,和李紀珠、科技大老、學者專家等百人成了「果字輩」法號同門子弟。然後聖嚴師父引領新入門子弟們參觀法鼓山,一路往山上走啊走,登高一看,震驚不已,整個山頭都被剷平了,正在大興土木,看那浩瀚規模絕對超過中台禪寺。

晚膳後結業典禮,分組代表上台發表感言。好傻好天真的本人激動上台感恩:三天有吃有喝萬事不愁,只要靜心打禪,等一下我們都要把我們口袋的錢全捐出來,幫助法鼓山大弘佛法志業。聖嚴師父一旁微微笑:楊施主,這是遠遠不夠的……現在我們法鼓山建設…有科技公司捐來兩億股票,還是不夠……。

草創期,信眾上山向聖巖法師拜年(作者轉載自聖巖自傳)
草創期,信眾上山向聖巖法師拜年(作者轉載自聖巖自傳)

想起佛陀成道只在菩提樹下一簞食一瓢飲,便不服反問:師父,請問為何台灣佛教各大門派一定都要大興土木佔地為王?

在語驚四座中,聖嚴師父沒有當頭棒喝,只意味深長地看看我:楊施主問的大問哉,我不能回答。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曰:不可說。

2009年2月聖巖師父圓寂後,獨自開了車上法鼓山去悼念。這是法鼓山建設好後,第一次上山。還我山林「本來面目」的「一窗一景」,碧水連天水天相映,大悲心起眾生平等。大殿祭壇莊嚴肅穆,講台正中央只放了一張師父往常坐的椅子,一本經書,簡單樸素一如在世。在眾僧不絕於耳的誦經聲中,我默念半天,不可遏止地流下了眼淚。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師父不答,因我不見如來。

駑鈍如我,六年後才開了智慧。

*作者為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客座講學教授,知名文化評論人、性別研究專家。2015年最新著作《矛盾的愉悅——1943-1952張愛玲上海關鍵十年揭祕》。(更多作者訊息,請上「小曼i日誌粉絲團」「楊曼芬的微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