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大科技」以色列的創新密碼:勇於發現問題、勤於分析問題、善於解決問題

2015-10-29 07:07

? 人氣

以色列內蓋夫沙漠的太陽能研發中心(David Shankbone、維基百科)

以色列內蓋夫沙漠的太陽能研發中心(David Shankbone、維基百科)

人口800萬、國土面積2萬平方公里的以色列,是名副其實的「小國」。然而,這一「彈丸之地」卻誕生了193名諾貝爾獎得主,擁有全球密度最高的高科技公司,及和全球最高的人均博士比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國」以色列何以孕育出「大科技」據《新華社》報導,正在上海舉行的2015浦江創新論壇上,以色列作為主賓國,披露了其引領科技前沿的「創新密碼」。

蔚然成風的創新文化

「在以色列,大家都願意去冒風險,敢於創新、敢於開拓知識的前沿。」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哈森(Avi Hasson)說,「創新是我們國家的優先事項,這一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因此,我們的出口有一半以上是創新成果。」

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哈森(Avi Hasson)(維基百科、Bio972)
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哈森(Avi Hasson)(維基百科、Bio972)

哈森認為,建立創新支撐型經濟,不是教授們在學院裡幹的事,也不是領導人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以色列是小國,沙漠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67%,自然資源有限,但以色列的人民、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媒體都在大力踐行、推崇並營造全社會的創新文化氛圍,這才是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源動力」。

勇於發現問題、勤於分析問題、善於解決問題

創新文化的養成要從勇於發現問題入手。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說,在以色列,孩子從小就接受「挑戰權威、提出問題、百家爭鳴、保持創新」的教育。「我們猶太人的傳統就是,母親不會問孩子,你回答了教授幾個問題?而是會問,你有沒有提出最好的問題?」

在以色列,等級界限是模糊的,所有人能夠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理念。在馬騰看來,對現有回答不滿意、不理所當然地接受現狀、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勇於發現問題、勤於分析問題、善於解決問題,是以色列人民願意創新創業的主要因素。

寬容失敗、欣賞失敗

創新意味著冒險,以色列的創新文化以包容失敗、欣賞失敗為基石。「雖然我們為成功的公司而自豪,但同時我們也為失敗的公司感到驕傲。」哈森說,「從失敗的公司中汲取教訓,進行學習,這也是我們前進的方法。我們尋找失敗,而且我們會幫助市場去敢於直面風險。」

以色列副總理、內政部長沙洛姆(Silvan Shalom)(維基百科、Itzike)
以色列副總理、內政部長沙洛姆(Silvan Shalom)(維基百科、Itzike)

教育,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

如何讓創新文化得以永續?以色列副總理、內政部長沙洛姆(Silvan Shalom)認為,對於教育,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根據特有的文化和傳統,以色列人將教育視為成功的主要保障因素。這一大眾價值體系鼓勵著每一個取得學術成就並根據個人能力接受相應的高等教育。

因此,在以色列的勞動力隊伍中每10000人就有135名工程師、科學家和博士,這一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對此,沙洛姆並不感到奇怪:「以色列對大學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每年我們的研發支出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長期位居世界第一,是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值的兩倍。其中,教育功不可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