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過勞淪「大飯店服務生」!一人顧18名病患 護理人員血汗誰人知?

2018-12-19 08:10

? 人氣

台灣醫療環境長期血汗,大夜班時一名護理人員多半要照顧17到18名病人,醫病、護病關係普遍緊張。圖片非當事人,僅為護理人員示意圖(資料照,TVBS NEWS@youtube)

台灣醫療環境長期血汗,大夜班時一名護理人員多半要照顧17到18名病人,醫病、護病關係普遍緊張。圖片非當事人,僅為護理人員示意圖(資料照,TVBS NEWS@youtube)

一個人被醫師要求住院,理論上就是病情嚴重程度已有必要接受全天候的密集醫療與照護。但台灣即使是在醫學中心,大夜班時一名護理人員也常要照顧到17至18名病人。更甚者,衛福部好不容易日前公告護病比入法,所訂標準竟與國內血汗現狀差不多!氣得不少南丁格爾傷心大罵:再這樣下去,各醫院護理人員遲早走光,病人打針換藥只能自己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知道國內各級醫院的護理人員每天平均要照顧多少病人嗎?根據護理師公會最新調查指出,即使在人力最充足的醫學中心,大夜班時一名護理人員多半也要照顧17到18名病人;不少地區醫院一到大夜,一名護理人員甚至要一人照顧20名以上病人。如此醫療環境,令人不禁質疑:病人一旦被安排住院,死亡風險會不會比不住院還高!?

20181215-圖為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風傳媒製表)
圖為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風傳媒製表)

台灣醫療環境長期血汗,影響所及,除醫病、護病關係普遍緊張,且已高度危及病人安全。根據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資料指出,台灣目前各級醫院不分三班(日班、小夜班、大夜班)護病比大約為1:13,即平均每名護理人員要照護到13名住院病人。而如此負荷,不僅是澳洲護理人員的逾3倍(1:4)、美國的逾2倍(1:5),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各國評比中更敬陪末座。

20181215-圖為各國護病比比較圖。(風傳媒製表)
圖為各國護病比比較圖。(風傳媒製表)

逾萬名護理人才 僅60%投入第一線

正因在台灣擔任白衣天使,不僅錢少、事多,動輒還要招致醫院暴力威脅,處境實在艱困可憐,雖國內教考體系每年都培育完成1萬多名護理人才,卻因拿著學歷、執照備而不用為數者眾,導致學以致用投入第一線護理工值者的比例,始終無法突破60%的門檻。

工作環境惡劣導致人才不願投入→投入者愈來愈少造成一人當多人用的陋習成為常態→護理人員因工作負荷過重分身乏術→病人安全漏洞百出→不必要的醫療與支出不增反減…,難道台灣醫療環境就只能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日復一日地沉淪、衰敗,終致一蹶不振?

事實上,政府也深知上述情況不只是28萬多名執照護理人員的勞動權問題,更攸關全國人民的醫療權,遑論如此品質台灣想深耕觀光醫療,豈非痴人說夢?!

20億大紅包花光 護病比如灰姑娘馬車打回原形

因此,早在2012年馬政府執政時,中央就曾祭出一年20億元的大禮包,用以專款專用補助護理人員的薪資,進而力促流失的護理人才回流。雖然當時各界亦有批評:「為何護理人員的薪資不是由醫院方面檢討、補足,竟用納稅人的血汗錢倒貼?」但在「急病急藥」的救治下,當年也確實吸引了6000多名護理人員重作馮婦。

馬英九總統就職七周年談話,呼籲團結,所有責難到他為止。(蘇仲泓攝)
為改善護理人員薪資、人才流失狀況,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中央曾專款補助20億新增健保護理費給付項目專章。(資料照,蘇仲泓攝)

惟錢醫院在賺、護理人員薪資全民埋單補貼,此等辦法終非長久之計,果不其然,專案預算一花完了,各醫院護病比就如午夜後的灰姑娘馬車,轉瞬間一切又恢復原樣。

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最新調查,無論年資多寡,且就算是平均待遇最好的醫學中心護理人員,目前也只有36.1%的人月薪可達4~5萬元,至於區域及地區醫院多數護理人員月薪都只有3~4萬元;更甚者,地區醫院還有近2成、區域醫院近1成的護理人員,每月只能靠2萬多元薪資糊口度日。

20181215-圖為各層級醫院全職護理師薪資。(風傳媒製表)
圖為各層級醫院全職護理師薪資。(風傳媒製表)

醫療專業淪「飯店服務生」

如果只是單純薪資微薄也就算了,專科護理師、醫勞盟副秘書長李為表示,台灣護理人員常被視為「大飯店服務生」,在部分病人眼中,只有醫師才有醫療專業,至於護理人員則最多只有資格幫病人做些打針、換藥、換床單…的雜七雜八工作。

一名護理人員更分享其切身經驗指出,為便於病人病情臨時發生變化時,能於第一時間獲得協助,各醫院病床旁都有一個緊急拉鈴,有天她值班時突聞某病床緊鈴響起,隨即三步併作一步奔去,卻只見躺在病床上的年輕病人一付 優哉模樣對她說:欸,我不小心手滑電視搖控器掉床下了,幫我撿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