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多年累積「選務中立」好評,一向被視為最大資產,卻因今年九合一選舉併十個公投案舉行,爆發所謂「選務之亂」致一夕崩壞,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因此請辭,是民進黨政府選後第一個下台的政務官。
被指「偷渡」上台,失誤慘烈下台
「陳英鈐去年八月獲提名為中選會主委時,人事案就曾被指『偷渡』──未經行政院發布逕送立法院,沒想到下台也如此慘烈,同樣鬧得滿城風雨。」熟知陳英鈐下台背景的官員如是形容。
不具名官員說,中選會主委人事由行政院長提請立法院行使人事同意權,有四年任期保障,若非陳英鈐自請辭職,即使行政院內閣改組,也不致丟烏紗帽。但這回「事情實在太大條了」,面對投票日亂象遭質疑影響選舉公正性,陳英鈐只有辭職一途。
陳的請辭已是政務官冏途,偏偏屋漏又逢連夜雨,先辦休假後請辭的過程被指「計較」年終獎金多寡:十一月二十五日辭職與十二月三日辭職,差一個月的年終獎金。但陳並未辯解,公職去來可用「情何以堪」形容。
陳英鈐接掌中選會前,並無赫赫之名,但他有傲人學經歷:出身台大法律、德國海德堡大學政治學博士,在民進黨智庫待過,位列小英基金會想想論壇的專欄作家。他對黨產批判甚多,指黨產為毒樹果實,違反實質法制國原則,還於二○一五年受邀至民進黨中常會報告「國民黨黨產議題」,頗獲主席蔡英文欣賞。
陳曾任中選會委員,蔡英文認為他有參與選務經驗,還曾在馬政府時期當過行政院訴願會委員,具法律實務經驗,被聘為民進黨廉政委員會委員,本職又是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所長,在物色主委人選時,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賴清德交換意見後,未做第二人想,迅速向立法院遞送提名名單。
陳英鈐雖為無黨籍,但政策思維偏綠,掌超然的中選會,處事原則應朝「司法官不語」,偏偏他一再被指發言偏頗、屢起爭議。尤其與「以核養綠」公投提案人黃士修在公投程序及法律見解上都起爭端,「爭議性主委」就成了國人對他的印象。對此,他頗覺委屈,「中選會是合議制,並不是我一人說了算。」他說。
應變太慢,賴揆也保不住
陳英鈐平時與媒體溝通並無障礙,但決斷力與應變能力不足。以這次公投案爆發的亂象,媒體曾試圖提醒他做必要處置,但「他應變太慢了,賴清德也保不了他。」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不諱言地表示。
因應史上最複雜、最多狀況的選務,陳英鈐選前就對公投制度點出補強重點,並明列選後《公投法》修法四方向,包括拉長公投綁大選的時間(至少四至六個月準備期)、公投年齡與選舉年齡趨於一致、避免幽靈連署書及公投主文過於繁複等。
公投大選脫鉤?副主委未鬆口
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也在十一月二十九日行政院會上,向賴揆提《公投法》修法的善後改進工作,建議公投綁大選至少四個月前成案,並將「應」與選舉同時舉行,改為「得」與選舉同時舉行,增加彈性。媒體追問,未來是否讓公投與大選脫鉤?陳朝建並未鬆口。
中選會十二月將召開全國選務工作檢討會,提出選務缺失總體檢,諸如調降每一投票所的選舉人數至一二○○人以下、增設投票所、改善投票流程、加強選務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等,以期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國內政黨汰存後不到50個
國內現今備案政黨有334個,僅48個推薦候選人參與九合一選舉,依《政黨法》規定「連續4年依法推薦候選人參選公職」,預期2020年總統、立委大選後,遭淘汰政黨將達8成,存活政黨數約在40至50個之譜。
依2017年底公布的首部《政黨法》,政黨存在三要件即:4年內須召開黨員大會、推薦候選人參加公職選舉、備案政黨1年內完成法人登記。內政部民政司司長林清淇說,未符合三要件者將依法廢止政黨備案,希望國內政黨都能回歸政黨存在本質。
參與這次各級選舉的政黨中,國民黨當選2102席、民進黨720席、時代力量17席、親民黨9席;台聯與無黨聯盟各5席,是小政黨中較多席次的;不具知名度的政黨如中華民族致公黨當選4席公職、青年陽光黨當選2席,可說異軍突起;具知名度的社會民主黨僅當選1席(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民國黨提名3席縣議員全數當選、綠黨當選1席直轄市議員與2席縣議員,證明小政黨仍有存活空間。但也有32個政黨1席公職都未得。(李順德)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