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現的不好......」但他卻影響了歐巴馬 一位印度醫生的美國夢

2015-07-31 09:20

? 人氣

「如果我(描寫噁心場景的文字)沒有讓你讀了渾身發癢、感到不適甚或哭泣,那我沒有盡到我的職責。」

葛文德(Atul Gawande)

雙親均為醫生

葛文德為印度移民,擔任泌尿科醫生的父親1963年自印度移民美國,2年後葛文德出生,母親為小兒科醫生,葛文德憶及父親原先居住的印度鄉村居民嚴肅地處理死亡課題,如果家中長輩可能病重離世,家族成員會想盡辦法賣地救治,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葛文德對於現代醫療保健體系改革的專業,讓他成為了美國白宮史上最年輕的衛生政策顧問,也是影響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醫療改革政策的關鍵人物,曾於2010年入選《時代》(Time)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而且他還是榜單中唯一的醫生。

除了在美國麻州波士頓擔任外科醫生,葛文德也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開課,並致力服務於「阿里亞尼醫藥創新中心」(Ariadne Labs),同時,他還是個暢銷作家。葛文德的著作《Complications》(2000)《Better》(2007)和《The Checklist Manifesto》(2009)都成為美國的暢銷書。2007年,葛文德還獲得了「麥克阿瑟精英獎」(MacArthur Genius Award)

但其實,他的文筆原本並不好。

文學表現不好

1980年代中期,就讀加州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葛文德修了一門文學課,但他在課堂上的表現並不理想,他回憶:「我表現的不好,我拿到了我求學生涯中最低的分數」,最終,他沒有取得史丹佛學位。

在那之後,葛文德幸運以羅德斯學者(Rhodes Scholar)身分進入牛津大學進行研究,每周,他例行性的向導師念完他將發表的論文後,都會如夢初醒般向他的導師說:「我不知道該如何去書寫它,我的這篇文章寫得太不成熟又過於冗長,它掩蓋我不夠清晰的思想。」

儘管上述的兩段插曲不甚愉快,所幸,之後都有著愉悅的註解。

葛文德笑著說:「我想念史丹佛只因為想和我心儀的女孩同校,她現在是我的老婆」,縱然在牛津的論文寫得不好,但是他於1998年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撰寫的醫藥、手術及公共健康議題的文章,都為葛文德贏得好評至今。

葛文德指稱,外科醫生反覆進行著手術的SOP(標準作業程序),只為精準地治療病人,但是對他來說,作家絕對不能「寫出兩篇同樣內容的文章(never do the same thing again)」。

臨終照護:人生最後的功課

葛文德成為波士頓的外科醫生後,發現14%的美國人口年齡超過65歲,但研究老人保健學(Geriatrics)的合格醫生與研究人員,從1996年到2010年間人數大幅減少了25%,97%的醫學院學生不願意修習老人保健學。

葛文德感嘆,如此不重視死亡學與老人保健學的國家如何稱得上「重生之地」(place of rebirth)、「翡翠城」(Emerald City)與「香格里拉」(Shangri-La)?

 

 

葛文德最新著作《終有一死》(Being Mortal, 2014)是一部探討目前美國醫療照護系統中,病人、醫生與病患家屬如何面臨死亡的專書。葛文德表示,醫學院的學生在學校只學會如何救人,但是每個人都必須處理死亡課題,許多醫生「卻不知該如何與病患一起面對死亡」。

葛文德直言,現代科技的進步將所有人帶離真實人生,忘卻了醫藥本來也有它的侷限性,他在父親臨終前的陪伴,以及親手將父親骨灰灑在家鄉印度的恆河的經歷,讓他完成了《終有一死》,葛文德表示,這次的寫作我不把自己當成醫生作家,「只是單純的寫作,不賣弄醫學名詞,不落入俗套」。

 

 

 

【公視主題之夜】特別安排於7月31日(五)晚間10時,播出美國公共電視PBS紀錄片《人生的最後功課》(Being Mortal),探討生命、死亡、藥物與臨終照顧的最後交集,反思醫生在病人臨終前,應如何面對重症、病人與病人家屬。紀錄片映後也邀請曾經兩度瀕臨死亡的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於節目中與主持人蔡詩萍進行對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