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又有新詞:新質生產力!這是「新瓶裝舊酒」,還是透露中國的新方向

2024-03-25 09:52

? 人氣

2024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

2024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

「新質生產力」第一次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後,經過官媒的推波助瀾,成為中國當前的熱門詞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經濟成長放緩的當下,這個新詞匯只是「新瓶裝舊酒」,還是能幫助中國經濟謀求更新的發展動力?

怎麼來的?

去年9月,習近平在在黑龍江省考察調研期間的一個座談會上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

他當時表示,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此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都提到「新質生產力」,但未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

直到今年3月份「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十大任務之首,而後習近平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提及。

由此這個詞在中國官方媒體的助推下,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新華社的英文版網站,還將新質生產力翻譯為「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並納入「習詞典」(Xictionary)

任正非與習近平
習近平在2015年訪問英國時,任正非陪同參觀華為在倫敦的辦公室(資料照片)。

官媒助推

與中共此前的造概念的過程類似,一般是領導人提出概念後,各個官媒一擁而上,對新概念進行闡釋和宣傳,比如「雙循環」、「共同富裕」以及更早的「供給側改革」。

此次也不例外。去年9月首次提出後,新華社發文闡釋稱,從經濟學角度看,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它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高效能、高質量,區別於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生產力發展方式,是擺脫了傳統成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

今年2月,《人民日報》也發文稱,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甚至位於香港的官媒《大公報》也發文稱,「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有條件當排頭兵」。

但很快,也有聲音來潑冷水,中國的《經濟日報》發文警告,「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上」,倘若忽視產業發展規律,盲目跟風追熱,只會欲速則不達,導致新的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外界反應

「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不是要大家都要去投太陽能光電和新能源汽車」,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這可能是對新質生產力的誤解,以為全部去發展新興產業,但實際上這裏包括傳統行業的升級,包含任何能提高全要素生產力的行業,所以從全要素生產力的角度來說,它其實是資源的更優配置,包括勞動、資本、土地、原料、科技人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