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因素讓民調不一定準確 前BBC資深記者:選舉報導應聚焦政策及候選人特質

2023-11-25 13:00

? 人氣

民眾黨計算的藍白共推總統人選「民調記點制」計算結果。(民眾黨提供)

民眾黨計算的藍白共推總統人選「民調記點制」計算結果。(民眾黨提供)

「在新聞報導中使用民調要極度謹慎」,曾任英國廣播公司國會頻道主管的諾爾斯日前在台灣的座談中直言,現在的民調變得很難掌握,因為民眾不太願意回答問題,而網路民調的代表性又不足,所以報導內容要著重在政策及候選人特質,「這更加有趣且重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國將於2024年1月進行總統暨國會大選投票,而在野的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在整合正副總統候選人過程中,為了民調僵持不下。英國公共機構「西敏寺民主基金會」(WFD)、我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3日共同舉辦座談,邀請諾爾斯(Peter Knowles)分享實務經驗。

諾爾斯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任職超過30年,其中逾10年擔任國會頻道主管,負責有關國會的每日廣播內容,現在則為美國有線—衛星公共事務電視網(C-SPAN)特約記者,同樣負責報導國會新聞。他23日在座談上表示,民調總是被認為正確是很有趣的爭論之一。

20231123,西敏寺民主基金會(WFD)與卓越新聞獎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辦「英國政治及選務新聞實務經驗談」講座,邀請英國資深媒體工作者諾爾斯(Peter Knowles)來台。(蔡娪嫣攝)
20231123,西敏寺民主基金會(WFD)與卓越新聞獎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辦「英國政治及選務新聞實務經驗談」講座,邀請英國資深媒體工作者諾爾斯(Peter Knowles)來台。(蔡娪嫣攝)

諾爾斯說,某方面來說,人們在受訪過程中講出自己的想法,所以被認為正確並沒錯,只是民調和選舉會有時間差,因此選舉結果與民調結果不一定相同。他提到,受訪者當下也可能未說出真實想法,反而是講訪問者想要的答覆,使得民調結果與最終投票結果不同。

民調不等於大眾會說真實想法

諾爾斯以英國情況為例,有些受訪者或許因還猶豫不決,可能不會表明自己要投給保守黨,且在進行民調中出現的偏見難以查核。他還說,網路民調成本相對便宜,也較易執行,可是會有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受訪者可能無法代表他們認為自己代表的群體。

諾爾斯提到,BBC有份選舉指南,其中有條不是指引,而是規定,即不能依據個人民調結果制定策略,因為個人民調結果可能是錯的,或是異常值。他直言,確實會藉由民調結果來為自己想要的方向背書,可是更多廣播客戶受到BBC影響,會避免這樣做,此舉反而有助選舉報導。

諾爾斯稱,當工黨的民調支持度領先保守黨,就會成為頭條報導,「其實不應該這樣,因為那只是背景資料一部分,所以不用害怕,也不用制止,只是這得到多大程度的強調及關注,就是很不一樣的問題了」。至於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民調「失準」,他認為這是選舉制度的問題。

希拉蕊透露,2016年競選辯論時,川普在台上如影隨形讓她感到不舒服(AP)
希拉蕊透露,2016年競選辯論時,川普在台上如影隨形讓她感到不舒服。(資料照,AP)

當時代表民主黨角逐白宮大位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民調領先共和黨對手川普(Donald Trump),結果卻是川普勝出。諾爾斯表示,美國民調相當複雜,且美國總統並非人民直接選出,而是經過選舉人團,因此選舉結果與直接民調結果自然不同。

新聞媒體互相合作愈來愈常見

諾爾斯指出,BBC廣播電台節目《或多或少》(暫譯,More or Less)專門討論被濫用的統計數據,不過談話方式相當輕鬆,這或許會是讓大眾更接受事實查核結果的方法,呈現事實的語氣、語調不要讓反對方覺得被嘲諷。他認為,應開放心胸接觸同溫層以外的人,「這很值得,也會學到很多」。

「新聞工作者在當前時代顯得更加重要,因為要把事實告訴大眾,這是義務」,諾爾斯提到,媒體之間的合作也愈來愈常見,尤其是戰地記者互相合作,並非是競爭狀態,並稱英國選舉及脫歐公投,主要的民調公司也會合作。對於大選辯論,他表示,好看的辯論是候選人火力全開,不是把提問變成快問快答。

諾爾斯坦言,政治人物較偏好輕鬆形式的訪談,不喜歡新聞媒體提出尖銳問題的訪問,可是自己期待政治人物能面對艱難問題的訪談。他以英國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為例,指出她的競選風格就是避免接受艱難問題的訪問,並認為自己能贏得大選,但大眾認為她是在逃避檢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