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名列匯率操縱國名單有多可怕

2023-11-22 06:20

? 人氣

而近10年多的匯率操縱國就「換人作看看」,中國成為名單上的常客與首席,因為中國對美享有數千億美元的鉅額順差。而事實上,所謂匯率操縱國名單是有「高度政治性」,美國政府可藉此逼迫甚至威嚇其它國家,但對關係密切的盟國或是大國,則有寬廣的斟酌與談判空間。央行官員強調台美「互動良好、溝通順暢」,其實道出了這個面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年美國正式認定中國正在操縱人民幣匯率,這當然是遠比列入觀察名單嚴重得多,是美國25年來首次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重要原因是當時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跌破7元關卡。

這種情況「想當然耳」不會錯吧?但實際上錯得一塌糊塗,所有經歷當時金融情勢者都知道,2019年正是美國跟中國大打貿易戰、科技戰的時候,中國也若於民間信心下滑、資金外流導致人民幣貶值,當時,中國人行作的其實是「阻貶」而非「助貶」,之後才因貿易戰加劇放手讓人民幣貶破7元關卡以緩和出口貿易的影響;到中美要修訂貿易協定前,又把中國移出名單。這個認定是或不是匯率操縱國,當然是政治性十足。

從更廣闊的觀點來看,美國這個到底「搜捕」匯率操縱國的作法會長期存在,原因是美國的高消費習性,讓美國的每年的經常帳,數十年來永遠是進口遠比出口多出數千億美元,2022年貿易逆差是9481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包含貨品與服務的貿易數字,美國服務出口有2千多億美元的順差,如果單算貨品,過去2年的逆差其實都已破兆美元矣!

跟中國打貿易戰打了5年,確實讓美對中逆差下降,但對其它國家(台、韓、越、墨等)的逆差則上升,所以匯率操縱國就不時要「換人作看看」,但美國的經濟的結構性因素,永遠都有鉅額貿易逆差,永遠都要抓犯規、A美國的匯率操縱國。所以台灣即使再次名列觀察名單,以台美目前的密切不會有事,正應了那句「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老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