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它讓巴黎變得有吸引力,至少讓人感興趣,這是好的」,看過美國影集《艾蜜莉在巴黎》的新任法國駐台代表龍燁幽默回道,「它也顯示法國人能說很好的英文」,直言要扭轉不會法文就無法在法國生存的刻板印象。他也說,法國希望聚焦與台灣的關係,而非把其當成中國議題的一部分。
47歲的龍燁(Franck Paris)8月接任法國在台協會(BFT)主任一職,之前則是擔任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非洲事務顧問。龍燁15日與部分台灣媒體會面,被問到中國可能在非洲西部設立海外軍事基地,他強調,問題不在於能不能設基地,而是設立的背後目的。
「沒人能防止一個主權國家讓另一國設軍事基地」,龍燁說,非洲國家和世上其他國家一樣,能自由接受他國設基地。「我們的目的很透明」,他直言,法國在非洲國家的基地只為了訓練和強化非洲國家軍隊,且已執行20年,並稱法國要做的不是嚇阻非洲國家同意中國設基地,而是要讓自身成為更重要夥伴。
龍燁指出,「主權」是非洲和印太地區共同的議題,而法國與這些區域國家的互動是基於尊重主權。他表示,法國認為印太地區攸關全球利益,因此正在重新投資該區域,「我們想要避免(強權)競爭、局勢加劇。我們想要促進區域國家合作」,強調區域穩定才能帶來世界穩定。
中國設基地的目的才是重點
龍燁提到,台灣近年來成為國際會議的焦點,從七大工業國(G7)、二十國集團(G20)到歐盟理事會會議,台灣都在議程中,而法國是確保會議結果強力傳遞穩定訊息的領導國家之一,加上維持台灣海峽做為國際水域的航行自由,成為進行威懾及保留現狀的2大因素。
「確保穩定的最佳作法就是遵守國際權利」,龍燁稱,國際權利每天都被質疑,法國想傳遞的訊號就是其致力於尊重國際權利,「我們會有法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顯示這是國際水域,且這應被保留,並非挑釁任何人...... 可航行的國際區域就應維持國際性」。
龍燁說,法國有意把台灣當成《印太戰略》夥伴來經營關係,而非是中國議題的一部分,因為台灣和太平洋島國有邦交關係,並加強與東南亞、其他亞洲國家和日本、印度的經濟關係,「我們認為台灣在區域整合動態中至關重要」,不過安全並非主要目標,尖端科技是法國想推動合作的領域。
龍燁稱,半導體是台灣主要經濟資產,若要延續此產業,必須考量到能源,且要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因此歐洲會是台灣值得合作的對象。他提到,法國電力公司(EDF)將是投資台灣可再生能源的領導者之一,還說歐盟執行委員會認為核能有助達到淨零碳排,而法國也自行做出選擇。
只說英文也能在法國生存
除了能源,延續半導體產業還需要技術、人才及創新。龍燁說,法國在量子科學具領先地位,能讓台灣建立次世代半導體。他亦稱,台積電在德國設廠對全歐洲來說是好消息,不過台灣半導體公司也在越南、印度設立逾1間晶圓廠,「在歐洲也應如此」。
龍燁直言,不只有半導體,已有台灣公司在法國投資汽車產業,但還有太空、電動車等領域可和台灣展開合作,並提到研發製造固態鋰陶瓷電池的台灣公司「輝能」(ProLogium)自行評估後,首度選擇到法國設廠,「對我們來說,這是很有趣的故事,也是我們試著在台灣傳遞的,即法國是對投資具吸引力的夥伴」。
龍燁強調,讓台灣學生知道法國是可旅遊,也能求學的國家也是目標之一,只是要讓大眾信服語言不是障礙仍是個挑戰,「說英文能在法國生存」,直言認為在法國要說法文已是逾10年前的印象,「現在已不是這樣」。看過《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的他幽默地說,該劇顯示法國人能說很好的英文。
另外,龍燁已拜會部分台灣縣市首長,而他對高雄和基隆頗具印象,因為有些法國的虛擬實境(VR)藝術家到高雄和台灣藝術家合作,基隆則是有因1883至1885年清法戰爭而設立的法國公墓,其由基隆市政府維護。他表示,這分別顯示法國和台灣地方政府能在新創及歷史文化領域展開合作。